题目内容
2.在平直的飞机跑道上进行了一次特殊比赛,飞机与摩托车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图示为飞机和摩托车运动的v-t图象,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运动初始阶段摩托车在前,t1时刻摩托车与飞机相距最远 | |
B. | 运动初始阶段摩托车在前,t3时刻摩托车与飞机相距最远 | |
C. | 当飞机与摩托车再次相遇时,飞机已经达到最大速度2v0 | |
D. | 当飞机与摩托车再次相遇时,飞机没有达到最大速度2v0 |
分析 速度时间图线速度的正负值表示速度的方向,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根据这些知识分析.
解答 解:A、B、0-t2时间内摩托车的速度比飞机大,摩托车在前,两者间距增大,t2时刻后飞机的速度比摩托车大,两者间距减小,所以在t2时刻,距离最大,故AB错误.
CD、根据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知t3时刻飞机的位移比摩托车大,所以在t3时刻前两者相遇,飞机速度没有达到最大速度2v0,故D正确,C错误.
故选:D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速度时间图线的物理意义,知道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根据几何知识分析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2.一汽车通过拱形桥顶时恰对桥面没有压力,这时汽车的速度为10m/s,则拱形桥的半径为( )(g取10m/s2)
A. | 1m | B. | 10m | C. | 10m | D. | 20m |
13.如图,是霍尔元件的原理示意图,如果用d表示薄片的厚度,k为霍尔系数,对于一个霍尔元件d、k为定值,如果保持电流I恒定,则可以验证UH随B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霍尔元件是一种磁传感器,即对磁场有敏感的反应 | |
B. | 将永磁体的一个磁极逐渐靠近霍尔元件的工作面时,UH将变大 | |
C. | 在测定地球赤道上的磁场强弱时,霍尔元件的工作面应保持水平 | |
D. | 改变磁感线与霍尔元件工作面的夹角时UH将会发生变化 |
10.为了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室提供了下列器材:
A.待测干电池(电动势1.5V左右,内阻不超过1.5Ω)
B.电流表A1(量程0~2mA,内阻RA1=10Ω)
C.电流表A2(量程0~0.6A,内阻约为0.1Ω)
D.滑动变阻器R1(0~20Ω,10A)
E.滑动变阻器R2(0~100Ω,1A)
F.定值电阻R3=990Ω
G.开关、导线若干
利用以上提供的器材,欲测量该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为测量方便且测量误差较小,上述滑动变阻器应选用D(填写序号字母).
(2)在图1所示虚线框内补画出完整的电路原理图.
(3)根据合理的设计电路测量数据,电流表A1的示数记为I1,电流表A2的示数记为I2,某同学测出了6组I1、I2的数据,如表所示.
在图2坐标纸上作出I1和I2的关系图线.根据描绘出的图线,可得被测电池的电动势为1.48V,内阻为0.80Ω.(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A.待测干电池(电动势1.5V左右,内阻不超过1.5Ω)
B.电流表A1(量程0~2mA,内阻RA1=10Ω)
C.电流表A2(量程0~0.6A,内阻约为0.1Ω)
D.滑动变阻器R1(0~20Ω,10A)
E.滑动变阻器R2(0~100Ω,1A)
F.定值电阻R3=990Ω
G.开关、导线若干
利用以上提供的器材,欲测量该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为测量方便且测量误差较小,上述滑动变阻器应选用D(填写序号字母).
(2)在图1所示虚线框内补画出完整的电路原理图.
(3)根据合理的设计电路测量数据,电流表A1的示数记为I1,电流表A2的示数记为I2,某同学测出了6组I1、I2的数据,如表所示.
序号 | 1 | 2 | 3 | 4 | 5 | 6 |
I1/mA | 1.40 | 1.36 | 1.35 | 1.28 | 1.20 | 1.10 |
I2/A | 0.10 | 0.15 | 0.22 | 0.25 | 0.35 | 0.48 |
7.如图所示,在光滑小滑轮C正下方相距h的A处固定一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重为G、电荷量为q的带电小球B用绝缘细线拴着,且细线跨过定滑轮,在细线另一端用适当大小的力拉住,使小球B处于静止状态,这时小球B与A点的距离为R,细线CB与AB垂直,静电力常量为k,环境可视为真空.现缓慢拉动细线(始终保持小球平衡)直到小球B刚到滑轮的正下方过程中,拉力所做的功为W1,电场力所做的功为W2,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 qQkh=GR3 | B. | qQk=GR2 | C. | W1=qQkh(1-$\frac{R}{h}$) | D. | W2=qQkh(1+$\frac{R}{h}$) |
11.在平直的公路上,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速度达到vm后立刻关闭发动机直到停止运动,v-t图象如图所示,设汽车的牵引力为F,阻力大小为f,全过程牵引力做功为W1,克服阻力做功为W2,则( )
A. | F:f=3:2 | B. | F:f=5:2 | C. | W1:W2=1:1 | D. | W1:W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