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8.对于电场强度公式E=$\frac{F}{q}$,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 | E与F成正比,与q成反比 | |
B. | E由电场本身性质决定 | |
C. | 电场中某点不放置电荷q,则该点的场强E为零 | |
D. | 场强E的方向与检验电荷q受电场力F的方向一定相同 |
分析 公式E=$\frac{F}{q}$是电场强度的定义式,q是检验电荷,该公式适用于任何电场.场强是由电场本身决定的,与放入电场中检验电荷q无关.场强方向与正检验电荷q受电场力F的方向一定相同.
解答 解:A、公式E=$\frac{F}{q}$是电场强度的定义式,采用比值法定义,场强是由电场本身决定的,与放入电场中检验电荷q无关,故A错误;
B、E反映电场的强弱和方向,由电场本身性质决定,故B正确.
C、电场中某点不放置电荷q,则该点的场强E不变,故C错误.
D、E方向与正电荷所受的电场力F方向一致,与负电荷所受的电场力F方向相反,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该题关键要加深理解电场强度的物理意义:场强是由电场本身决定的,与放入电场中检验电荷q无关,知道E=$\frac{F}{q}$是电场强度的定义式,采用比值法定义,具有比值法定义的共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3.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先测得单摆的摆长l,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n所用的时间为t,进而算出周期T.
(1)该同学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原因是BC
A.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
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C.实验中误将51次全振动计为50次
D.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计为50次
(2)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其中L0、d、n、t分别表示实验时已测得的数据.
根据这些数据可以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sqrt{\frac{4{π}^{2}{n}^{2}({L}_{0}+\frac{d}{2})}{{t}^{2}}}$.
(1)该同学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原因是BC
A.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
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C.实验中误将51次全振动计为50次
D.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计为50次
(2)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其中L0、d、n、t分别表示实验时已测得的数据.
悬线长度(m) | 摆球直径(m) | 全振动次数 | 完成n次全振动的时间(s) |
L0 | d | n | t |
14.一辆摩托车与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如表是每隔1s记录的两车的速度值,若两车的运动可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t/s | 0 | 1 | 2 | 3 | 4 | |
摩托车 | v1/(m•s-1) | 18.0 | 17.5 | 17.0 | 16.5 | 16.0 |
汽车 | v2/(m•s-1) | 9.8 | 11.0 | 12.2 | 13.4 | 14.6 |
A. | 汽车的速度变化快 | B. | 在0~4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较大 | ||
C. | 摩托车的位移在减小 | D. | 摩托车的位移在增大 |
20.为了求塔身的高度,从塔顶自由落下一石子,忽略空气阻力对石子的影响,要求塔的高度,除了需要知道重力加速度外,还需要知道( )
A. | 落地时的速度 | B. | 第1s末和第2s末的速度 | ||
C. | 最初1s内的位移 | D. | 最后1s内的位移 |
17.一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当此物体受水平力F作用运动了距离S时,其动能为E1,而当此物体受水平力2F作用运动相同距离时,其动能是E2,则E1、E2的关系是( )
A. | E2>E1 | B. | E2=2E1 | C. | E2>2E1 | D. | E1<E2<2E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