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高等动物的学习、记忆功能与海马区(H区)密切相关。如果在H区的传入神经纤维上施加100次/秒、持续1秒的强刺激(HFS),在刺激后几小时之内,只要再施加单次强刺激,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都会比未受过HFS处理时高2-3倍,研究者认为是HFS使H区神经细胞产生了“记忆”。下图是这一现象可能的生理基础。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突触后膜上的N受体被激活后,Ca2+进入细胞内与___作用,C酶的___发生改变,使C酶被激活。
(2)激活的C酶将A受体胞内肽段(T)磷酸化后,A受体活性增强。为验证T的磷酸化能增强神经细胞对刺激的“记忆”这一假设,请完善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
材料用具:正常小鼠、生长状况相似的T磷酸化位点突变的小鼠、电刺激仪器、电位测定仪等。
(要求与说明:施加HFS和单次强刺激的仪器和具体方法不做要求;突触后膜电位变化的测定仪器和方法不做要求;磷酸化位点突变的小鼠除了该肽段不能被磷酸化外,其余各项生理生化反应均与正常小鼠相同)
A.实验思路:
①取生理状态相似、生长状况良好的正常小鼠随机均分为A、B两组;另取______为C组;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对A、B、C三组小鼠的H区施加______,并检测______。
④统计并分析所得数据。
B.请用柱形图的形式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钙调蛋白 空间结构 与A组等量的(或B组等量的)生长状况相似的T的磷酸化位点突变的小鼠 用HFS处理B、C组小鼠的H区,A组不做处理(或用HFS处理A、C组小鼠的H区,B组不做处理) 强度相同的单次强刺激 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 或
(注:A、C组电位变化相同,且小于B组;或B、C组电位变化相同,且小于A组)
【解析】
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学习和记忆相互联系,不可分割:①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②记忆则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贮存和再现。神经中枢的分布部位和功能:①神经中枢位于颅腔中脑(大脑、脑干、小脑)和脊柱椎管内的脊髓,其中大脑皮层的中枢是最高级中枢,可以调节以下神经中枢活动;②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感知(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③语言文字是人类进行思维的主要工具,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功能(在言语区)(S区→说,H区→听,W区→写,V区→看);④记忆种类包括瞬时记忆,短期记忆,长期记忆,永久记忆。
(1)据图分析可知,Ca2+进入细胞后与钙调蛋白共同作用,使C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球形变成多边形),进而使C酶被激活。
(2)A.根据题意分析,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T的磷酸化能增强神经细胞对刺激的“记忆”这一假设,根据实验目的、基本原则和提供的材料设计实验,基本思路为:
①取生理状态相似、生长状况良好的正常小鼠随机均分为A、B两组;另取与A组等量的(或B组等量的)生长状况相似的T的磷酸化位点突变的小鼠为C组;
②用HFS处理B、C组小鼠的H区,A组不做处理(或用HFS处理A、C组小鼠的H区,B组不做处理);
③对A、B、C三组小鼠的H区施加强度相同的单次强刺激,并检测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
④统计并分析所得数据。
B.该实验为验证性实验,目的是验证T的磷酸化能增强神经细胞对刺激的“记忆”这一假设,因此B组(或A组)用HFS处理的正常小鼠的的电位变化较高,而没有用HFS处理的正常小鼠以及突变小鼠的电位变化较低且差不多,如图:
或。
【题目】下图为某细胞中3种结构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丙
(1)甲、乙、丙三种结构中能说明是真核细胞的结构为___________,洋葱根尖细胞具有_______结构。
(2)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结构c或体积增大或数量增多,请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关系上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在生物膜上进行,乙、丙分别通过_______(用图中字母填空)扩大了膜面积,从而为这些反应需要的____________提供更多的附着场所。
(4)在细胞分裂间期,结构乙的数目增多,其增多的方式有3种假设:I.细胞利用磷脂、蛋白质等重新合成;Ⅱ.细胞利用其他生物膜装配形成;Ⅲ.结构乙分裂增殖形成。有人通过放射性标记实验,对上述假设进行了探究,方法如下:首先将一种链孢霉营养缺陷型突变株在加有3H标记的胆碱(磷脂的前体)培养基中培养,然后转入另一种培养基中继续培养,定期取样,检测细胞中结构乙的放射性。结果如下:
标记后细胞增殖的代数 | 1 | 2 | 3 | 4 |
测得的相对放射性 | 2.0 | 1.0 | 0.5 | 0.25 |
①与野生型相比,实验中所用链孢霉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代谢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中所用的“另一种培养基”在配制成分上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
③通过上述实验,初步判断3种假设中成立的是________(在I.Ⅱ、Ⅲ中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