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表示血浆胰岛素浓度对血糖补充速率和消耗速率的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参与血糖平衡调节的激素只有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B.血糖的消耗是胰岛素作用于组织细胞的结果
C.曲线a表示血糖的消耗速率,曲线b表示血糖的补充速率
D.当胰岛素浓度为40u/m时,一段时间内血糖浓度会维持相对稳定
【答案】B
【解析】
血糖是指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正常人在清晨空腹血糖浓度为80-120mg/100mL。在内分泌系统中,胰岛素是现在已知的,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能提高血糖浓度的激素则有胰高血糖素、肾上腺髓质激素等几种激素。在一般情况下,主要由于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两类激素的作用,维持正常的血糖浓度水平。胰岛素降低血糖的作用,可归结为胰岛素促进肝细胞、肌肉细胞、脂肪细胞摄取、贮存和利用葡萄糖,胰岛素还抑制氨基酸转化成葡萄糖;胰高血糖素,它可促进肝糖原的分解,使血糖升高,还可使促进脂肪分解。
A、参与血糖平衡调节的激素有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等,A错误;
B、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血糖的消耗是胰岛素作用于组织细胞的结果,B正确;
C、随着胰岛素的上升,血糖消耗速率上升,因此曲线b表示血糖的消耗速率,曲线a表示血糖的补充速率,C错误;
D、当胰岛素浓度为40u/m时,两边的纵坐标刻度不一样,虽是交点,但血糖消耗和补充速率不相等,因此一段时间内血糖浓度会下降,D错误。
故选B。
【题目】下表是某探究小组研发的一种培养大肠杆菌菌群的培养基配方,请根据表格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穗关问题。
成分 | 蛋白胨 | 乳糖 | 蔗糖 | K2HP04 | 指示剂 | 琼脂 |
含量(g) | 10.0 | 5.0 | 5.0 | 2.0 | 0.2 | 12.0 |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l000 mL |
(1)若根据用途划分,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_(填“选择”或“鉴别”)培养基。若要用上述培养基来筛选出土壤中的尿素分解菌;培养基的营养成分必需的更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用__________作为指示剂。
(2)在微生物培养的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污染,需要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________;操作者的双手需要进行清洗和____。
(3)图l和图2是培养某细菌的结果图,其对应的接种方法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_。这两种方法接种后培养基上都可以得到由单个细胞繁殖所形成的____________。图l所用的接种方法可用来对活菌进行计数。此外。测定微生物数目的另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
(4)从生态系统的成分上看,大肠杆菌属于_________。以下过程中所利用的主要微生物的细胞结构与大肠杆菌较相似的有_______
A.制作果酒 B.由果酒制作果醋 巴制作泡菜 D.制作腐乳
【题目】现代栽培稻(2n=24)相对普通野生稻丢失了大量优异基因,如抗病、虫、杂草及抗逆基因等。研究人员发现某野生水稻(甲)8号染色体上具有耐冷基因A,4号染色体上有抗稻飞虱基因B,而栽培稻(乙)染色体的相应位置为隐性基因。将甲、乙杂交,F1自交,用某种方法检测F2群体中不同植株的基因型,发现不同基因型个体数如下表:
基因型 | AA | Aa | aa | BB | Bb | bb |
个体数量 | 201 | 1009 | 798 | 520 | 1038 | 517 |
(1)对栽培稻乙的基因组进行测序,需要测定_______条染色体上DNA分子的碱基排列顺序。
(2)依据数据推测,抗稻飞虱性状的遗传_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重复上述实验发现,F2中基因型为AA、Aa、aa的个体数量比总是接近于1:5:4。研究人员发现F1产生的雌配子均正常成活,推测可能是带有__________基因的花粉成活率很低。请设计杂交实验检验上述推测,并写出支持上述推测的子代性状及比例_______。
(4)为获取能稳定遗传的抗稻飞虱优良栽培稻,科研人员选取上述实验中F1栽培稻作为亲本进行自交,每一代水稻自交后淘汰不抗飞虱的个体,则子五代中基因型BB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
【题目】其中任意一种酶的缺失均能导致该酶因缺少化合物丁而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
化合物甲 化合物乙 化合物丙 化合物丁
现有三种营养缺陷型突变体,在添加不同化合物的基本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下表:
添加物 突变体 | 突变体a(酶A缺陷) | 突变体b(酶B缺陷) | 突变体c(酶C缺陷) |
化合物乙 | 不生长 | 不生长 | 生 长 |
化合物丙 | 不生长 | 生 长 | 生 长 |
由上可知:酶A、B、C在该反应链中的作用顺序依次是
A.酶A、酶B、酶CB.酶A、酶C、酶B
C.酶B、酶C、酶AD.酶C、酶B、酶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