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生物研究小组调查得到某家族的一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如图所示。经分析得知,该病由两对等位基因(分别用A/a、B/b表示,且都可以单独致病)控制。调查对象中没有发现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个体。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 由患者II3与II4的后代正常,可判断该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 若患者II3的基因型为AAbb,且后代均正常,则II4的基因型为aaBB
C. 若某夫妇的基因型与III1、III2相同,则它们后代患病的概率为9/16
D. II7个体是杂合子的概率为100%,II2是杂合子的概率为2/3
【答案】B
【解析】
本题通过遗传系谱图考查人类遗传病以及相关概率的计算等知识,旨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
由于该病与两对等位基因有关,且都可以单独致病,据I1与I2及其后代II3的患病情况,可判断 该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错误;若患者II3的基因型为AAbb,且后代均正常,则II4的基因型为aaBB,B正确;某夫妇的基因型与III1、III2相同,即基因型均为AaBb,则他们后代患病的概率为 l/16AAbb+2/16Aabb+l/16aaBB+2/16aaBb+l/16aabb=7/16 ,C 错误;由于III4 患病、III3不患病,且II7不患病,可推测II7个体一定为杂合子,II2可能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或AaBb,由于不知道其双亲的基因型,故无法推测II2个体为杂合子的概率,D错误。
【题目】(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土壤中含有大量的难溶性磷酸盐,为了从土壤中筛选出能够将难溶性磷酸盐转化为能被植物吸收的可溶性磷的优良解磷菌株,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原理:固体培养基中难溶性磷酸盐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溶解,会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如图2),透明圈直径(D)与菌落直径(d)的比值(D/d)代表微生物溶解磷的能力大小。
实验步骤:
步骤1:取某地区土样10g制得土壤溶液并进行一定浓度梯度的稀释,取稀释液1mL接种到基础培养基A上,在适宜温度下培养72h。
步骤2:在基础培养基A上用接种环挑取代表性菌落再次接种,培养3~4d后观察菌落的特征和透明圈的大小,初步筛选出三种优良解磷菌株(如下表)。
菌株 | 透明圈直径(D) | 菌落直径(d) | D/d |
M-3-01 | 18.8 | 12.3 | 1.5 |
B3-5-6 | 20.7 | 8.0 | 2.6 |
T1-4-01 | 9.1 | 6.5 | 1.4 |
(1)步骤1采用的是____________法分离解磷菌株;在统计菌落数目时,需按照菌落计数的要求计数,图1中应选择____________倍稀释度的菌液计数,结果才准确可靠。据图可得出每克土样中解磷菌株的活菌数为____________。
(2)图2中,依次进行的划线的四个区域的面积要求为A<B<C<D,D区面积最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注意D区划线,不要与____________(填字母)区相连。
(3)为了筛选出所需菌株,培养基中唯一的磷源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上出现的单一菌落可以看作一个____________(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确定熔解磷能力最强的菌株是____________。
【题目】下面是某同学制作果酒和果醋的实验流程图以及分离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培养基配方。请回答有关问题:
KH2PO4 | Na2HPO4 | MgSO47H2O | 蛋白胨 | 葡萄糖 | 尿素 | 琼脂 |
1.4g | 2. 1g | 0.2g | 1.0g | 10.0g | 1.0g | 15.0g |
预分离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培养基配方
(1)图中方框内应该填写的实验步骤是___________,此步骤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_,其发酵时_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氧气,适宜的发酵温度范围是___________。
(2)根据培养基的成分判断,该同学能否分离出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想进一步对初步筛选得到的菌株进行纯化并计数,可采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通常鉴定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方法是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_指示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