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5.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获得人们需要的生物新品种或新产品.请根据资料和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蜘蛛丝(丝蛋白)被称为“生物钢”,有着超强的抗张强度,可制成防弹背心、降落伞绳等.蜘蛛丝还可被制成人造韧带和人造肌腱.科学家研究出集中生产蜘蛛丝的方法--培育转基因蜘蛛羊.
材料二:注射疫苗往往会在儿童和部分成年人身上引起痛苦,将疫苗藏身于水果蔬菜中,人们在食用这些转基因植物的同时也获得免疫力,因而无需免疫接种,这一新概念将引起疫苗研究的一场革命.

(1)过程①⑤所需要的工具酶有限制酶、DNA连接酶,构建的乙肝表面抗原蛋白基因表达载体一般由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等部分组成.
(2)过程②是将重组质粒导入山羊受体细胞,受体细胞应选择受精卵,采用最多的也是最有效的导入方法是显微注射法;
过程⑥是将重组质粒导入莴苣受体细胞,受体细胞可为体细胞,采用最多的导入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
(3)通过①~④过程培育的蜘蛛羊可以作为乳腺生物反应器,从乳汁中提取所需要的蜘蛛丝蛋白.还可以形成膀胱生物反应器,从尿液中提取所需蛛丝蛋白,简化提取过程.
资料三:PCR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的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如图表示合成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

(4)A过程高温使DNA变性解旋,对该过程的原理叙述正确的是:C
A.该过程用到耐高温的解旋酶破坏氢键  B.该过程用到限制酶破坏磷酸二酯键;
C.该过程不需要解旋酶的作用         D.该过程与人体细胞的过程完全相同;
(5)从图中可知,催化C过程的酶是耐高温DNA聚合酶,它与正常细胞内的酶区别是耐高温;PCR反应除提供酶、DNA模板、通过控制温度使DNA复制在体外反复进行外,还需要满足的两个基本条件是引物、4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6)如果把模板DNA的两条链用15N标记,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不做标记,控制“94℃-55℃-72℃”温度循环3次,则在形成的子代DNA中含有15N标记的DNA占$\frac{1}{4}$.如果模板DNA分子共有a个碱基对,其中含有胞嘧啶m个,则该DNA复制10次,需要加入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1023(a-m)个.

分析 分析题图:图中①~④为蜘蛛羊的培育过程,其中①表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②表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过程;③表示早期胚胎培养过程;④表示胚胎移植过程.⑤~⑦表示转基因莴苣的培育过程,其中⑤表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⑥表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过程;⑦表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

解答 解:(1)图中①和⑤均表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该过程中需要限制酶切割含有目的基因的外源DNA分子和运载体,还需DNA连接酶连接目的基因和运载体以形成重组质粒.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
(2)显微注射法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此方法的受体细胞多是受精卵;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
(3)以培育出的蜘蛛羊作为乳腺生物反应器时,最后从动物的乳汁中获取目的基因表达产物,即蛛丝蛋白.还可以形成膀胱生物反应器,从尿液中提取所需蛛丝蛋白,简化提取过程.
(4)AC、该过程不用解旋酶破坏氢键,A错误、C正确;
B、该过程没有用到限制酶破坏磷酸二酯键,B错误;
D、该过程在高温中进行,需要耐高温DNA聚合酶,与人体不完全相同,D错误.
故选:C.
(5)图中催化C过程的酶是耐高温DNA聚合酶,具有耐高温的特点.应用PCR技术可以对DCD基因进行体外大量扩增,反应体系中应提供模板、引物、4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耐高温的DNA聚合酶,同时通过控制温度实现DNA的解聚,使DNA复制在体外反复进行.
(6)如果循环3次,则可形成8个DNA分子,其中含有15N标记的DNA分子为2个,占子代DNA的$\frac{1}{4}$.
根据DNA分子中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DNA分子中A+C=T+G=50%,如果DNA分子共有a个碱基对,其中胞嘧啶m个,则胸腺嘧啶T=(a-m)个,此DNA分子连续进行410次复制,增加了210-1=1023个DNA分子,因此需要提供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1023(a-m)个.
故答案为:
(1)限制酶、DNA连接酶 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
(2)受精卵   显微注射法  体细胞  农杆菌转化法
(3)乳汁  尿液
(4)C  
(5)耐高温DNA聚合酶  耐高温  引物、4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6)$\frac{1}{4}$  1023(a-m)

点评 本题结合转基因生物培育过程图,考查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植物组织培养、胚胎工程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工具及操作步骤,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的名称;识记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及意义;识记胚胎移植技术的应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9.阅读下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据新华社讯:3月27日,西安市区黄尘弥漫,这是继3月22日西安一场泥雨后,“黄龙”再次降临西安.从生态因素分析,导致“黄龙”再降西安的主要原因是我国西北地区植被覆盖率低;引起“黄龙”再降的人为因素可以归纳为:乱砍滥伐森林、不合理开垦、过度放牧等.
(2)黑龙江省一些专家、学者日前根据新近的调查结果发出警告:黑土地已严重恶化.分布在松嫩平原的10.8万km2的东北黑土地,是世界著名的高产土壤.然而,这片黑土地由于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掠夺式的经营方式,土壤生产能力正呈下降趋势.黑土层已由50年前平均厚度40~100cm,下降到如今的20~40cm,有的地方已经裸露出有机质含量极低的泛黄母质层.专家们的调查显示:东北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已达1/3以上,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黑土地土壤流失严重,说明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3)科学家研究认为,沙尘暴的发生必须具有风和沙源两个条件,我国西部174个县在2000年先行退耕34.33万公顷.退耕还林、还草是西部生态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从治理沙尘暴的角度思考,“还林”的作用是防风,“还草”的作用是固沙.
(4)我国将实施6大林业重点工程:
①天然林保护;
②“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的建设;
③退耕还林、还草;④环北京地区防沙治沙;
⑤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⑥速生丰产材林的林业产业基地建设.
从根本上说,我国实施六大林业工程的目标就是要提高森林覆盖率 抵抗力,搞好生态环境建设.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