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以下实验研究水分在植物体内的移动情况.把洋紫苏的茎放在盛有红色染液的烧杯中,3小时后,把枝条洗净,并在距枝条底部的不同位置切出切片.含有染液的部分显示有水分经过.实验装置和结果如下图所示.
(1)水分上升的主要动力来自 , 茎部横切面显红色的结构是
(2)在不同外界条件下,水分向上运输的速率会有所不同,试改变两种条件,使水分蒸发移动速率加快.
(3)给你提供数枝洋紫苏,试利用类似上述的实验,研究叶的表面积与水运输速率的关系.实验步骤:
第一步:
第二步:把洋紫苏的茎放在盛有红色染液的烧杯中.
第三步:2小时后,洗净枝条,并在距离枝条底部的不同位置切出切片.
实验预期:
实验结论:
对实验结论的解释:

【答案】
(1)蒸腾作用;导管
(2)增强光照、提高温度(加大风速等)
(3)取两枝洋紫苏,一枝留6片叶,一枝留3片叶;相同时间内,6片叶的洋紫苏茎中染液上升的长度约是3片叶的2倍;植物运输水的速率与叶面积成正比;叶面积越大,气孔越多,蒸腾作用越强
【解析】解:(1)植物根部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导管运输的,水分上升的主要动力来自蒸腾作用,把洋紫苏的茎放在盛有红色染液的烧杯中,红色染液会通过茎中的导管运输,使茎部横切面中的导管显红色.(2)在不同外界条件下,蒸腾作用的强度不同,水分向上运输的速率也会有所不同,增强光照、提高温度、加大风速等均会使水分蒸发移动速率加快.(3)研究叶的表面积与水运输速率的关系的实验中,叶的表面积(叶片的数量)是自变量,因变量为水分的运输速率(可通过在相同时间内,不同叶片数量的洋紫苏茎中染液上升的长度体现出来),所以实验步骤为:第一步:取两枝洋紫苏,一枝留6片叶,一枝留3片叶.
第二步:把洋紫苏的茎放在盛有红色染液的烧杯中.
第三步:2小时后,洗净枝条,并在距离枝条底部的不同位置切出切片.
实验预期:相同时间内,6片叶的洋紫苏茎中染液上升的长度约是3片叶的2倍.
实验结论:植物运输水的速率与叶面积成正比.
对实验结论的解释:叶面积越大,气孔越多,蒸腾作用越强.
所以答案是:(1)蒸腾作用 导管(2)增强光照、提高温度(加大风速等)(3)实验步骤:取两枝洋紫苏,一枝留6片叶,一枝留3片叶
实验预期:相同时间内,6片叶的洋紫苏茎中染液上升的长度约是3片叶的2倍
实验结论:植物运输水的速率与叶面积成正比
对实验结论的解释:叶面积越大,气孔越多,蒸腾作用越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2015年与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平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是爱尔兰科学家威廉一坎贝尔和日本药物科学博士聪大村,他们二人的贡献是发现了一种新的药物,名为阿维菌素,其衍生产品降低了河盲症和淋巴丝虫病的发病率,同时还能有效对抗其他寄生虫病,治疗效果显著.聪大村从土壤样品中分离链霉菌的新菌株,在实验室内通过成千上万链霉菌培养物筛选出一些较有发展前途的菌株,这就是阿维菌素的来源.
(1)制备链霉菌培养基时,在各成分都溶化后和分装前,要进行的是和灭菌,对培养基进行灭菌的常用方法是 . 倒平板时要待平板冷凝后,将平板倒置,其主要原因是
(2)图①是在纯化过程中通过法分离培养的结果,在培养基上接种时接种环需通过灼烧灭菌,完成图中划线操作,共需要灼烧接种环次.图②表示的是用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
(3)在纯化过程中,在固体培养基上划线分离时,经培养,在划线的末端出现 , 表明菌已分离.在此过程中,正确的操作是A.每次划线时,接种环都需要蘸菌液一次
B.划线分离时,需要把接种环深入到培养基中进行接种
C.在超净平台中进行接种时,不能关闭过滤风
D.划线时要将最后一区的划线与第一区的划线相连
(4)该小组将得到的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并混匀,一部分进行静置培养,另一部分进行振荡培养.结果发现:振荡培养的细菌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分析其原因是: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的的含量,同时可以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的利用率.

【题目】以下是三个学生研究小组所做的调查,请回答相关问题.
(1)第一个小组在草原设置固定样地,研究不同程度下放牧和割草两种利用方式下的地上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如图1所示:①研究小组首先选取一定大小的样方,识别并统计
②在割草草地中,随着割草强度的增加,草地的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但图中呈增加趋势.
③放牧量和割草量的增加会导致土壤盐碱化加重,研究小组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铺枯草层能有效的治理盐碱地,其主要原因是: , 无机营养物质不断归还土壤,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2)第二小组对某地区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单位:株/m2)连续进行了5年的调查,下表是所得的数据,其中豚草是原产北美的植物.

年份
种名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豚草

0.3

0.6

1.1

2.1

3.3

狗尾草

10.0

9.2

8

6.8

5.5

曼陀罗

3.0

2.1

1.1

0.3

0.1

龙葵

3.0

2.0

0.4

0

0

灰绿藜

3.2

2.8

1.7

1.3

0.6

从5年来五种植物数量变化可知:城市绿化工程应遵循的生态工程基本原理主要是
(3)第三小组调查某草原遭受蝗灾后,人类治理过程中蝗虫的种群数最变化,图2为他们绘制的坐标曲线. ①图中a~b段,蝗虫种群的增长速率下降,试解释其原因是
②为有效防治蝗灾,应在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数量.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可以防c点出现,原因是改变了的特征.
③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考虑,治理蝗虫的目的是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