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结构图,图乙是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甲中,属于次级消费者的生物有 。
(2)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鼠种群密度时,在2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40只鼠,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是15只,则该鼠的种群密度是 只/hm2。若标记的鼠有部分被捕食掉,则会导致鼠种群密度的估算结果 (“偏高”或“偏低”)。
(3)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若蛇取食鼠的比例由1/4调整到3/4,从理论上分析,改变取食比例后,蛇体重增加1kg,人能比原来多增重 kg(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
(4)图乙中,碳元素由B主要通过 过程进入A。碳元素在A、C、D之间以 形式传递。图乙中的生态系统组成成分未在图甲中体现的是 (填字母)。
(5)给牧草施加32P的复合肥后,检测32P在食草昆虫和蟾蜍体内的放射性强度,结果见图丙。图中曲线B表示 体内的放射性强度,若实验再增加对蛇体内放射性强度的检测,则其达到最高峰时的强度应 (“高于”或“低于”)前两者。
【答案】(1)人、蟾蜍、蛇、猫头鹰(缺一不得分,共2分)
(2)40 偏高 (3)草固定的太阳能 2
(4)光合作用 含碳有机物 B、D (5)蟾蜍 高于
【解析】
试题分析:(1)在食物网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属于次级消费者,即图甲中的人、蟾蜍、蛇、猫头鹰。
(2)设该鼠的种群密度是N只/hm2,依题意则有N=[(第一次捕获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有标记的个体数]÷2=[(40×30)÷15] ÷2=40只/hm2;若标记的鼠有部分被捕食掉,则第二次捕获的有标记的个体数比正常情况下捕获的偏低,会导致鼠种群密度的估算结果偏高。
(3)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即草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图甲显示,蛇的食物来源有鼠和蟾蜍,相关的食物链为①草→食草昆虫→蟾蜍→蛇→猫头鹰,②草→鼠→蛇→猫头鹰;若能量传递效率为20%,则蛇体重增加1kg,蛇取食鼠的比例调整前约消耗植物(1kg×1/4÷20%÷20%)+(1kg×3/4÷20%÷20%÷20%)=100kg,蛇取食鼠的比例调整后约消耗植物(1kg×3/4÷20%÷20%)+(1kg×1/4÷20%÷20%÷20%)=50kg,所以从理论上分析,人能比原来多增重(100kg-50kg)÷20%÷20%=2kg。
(3)分析图乙可知,A为生产者,B为大气中的C02库,C为消费者,D为分解者,因此碳元素主要由B通过光合作用过程进入A。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部即在A、C、D之间以含碳有机物形式传递。图甲中的食物网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的,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所以图乙中的生态系统组成成分未在图甲中体现的是B、D。
(5)32P沿着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的各个营养级传递,生物所处的营养级别越高,体内的放射性强度越大。据此分析图丙可知,曲线B表示蟾蜍体内的放射性强度。蛇以蟾蜍为食,若实验再增加对蛇体内放射性强度的检测,则其达到最高峰时的强度应高于前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