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某校生物兴趣小组要探究酵母菌通过呼吸作用产生等量CO2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量的多少。他们将等量的相同浓度的无菌葡萄糖溶液与等量少许酵母菌混匀后密封(瓶中无氧气),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当测定甲、乙装置中CaCO3沉淀相等时,撤去装置,将甲、乙两锥形瓶中的溶液分别用滤菌膜过滤,除去酵母菌,得到滤液1和滤液2。请分析回答:
(1)甲、乙两组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实验中需控制的无关变量主要有___________。
(2)酵母菌产生CO2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
(3)请你利用提供的U形管、滤液1和滤液2等,完成探究实验(已知滤液中的葡萄糖不能通过U形管底部的半透膜,其余物质均能通过)。
Ⅰ.实验步骤:
①将等量的滤液1和滤液2分别加入U形管的A、B两侧,并标记液面高度;
②一段时间后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
Ⅱ.实验结果预测和结论:
①如果A侧液面_____________,B侧液面_____________,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少;
②如果A侧液面_____________,B侧液面____________,则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少;
③如果_____________,则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一样多。
【答案】 有无氧气 温度、PH培养液量、培养液浓度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两侧)液面高度 上升 下降 下降 上升 A、B两侧液面高度不变
【解析】试题分析:理清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渗透作用的相关知识,由题意准确把握实验目的,据此以“甲、乙装置的差异”为切入点,找出实验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结合实验步骤围绕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补充并完善实验步骤,进而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
(1)依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装置的锥形瓶中持续通入无菌O2,用来探究有氧呼吸产生的CO2量;乙装置的锥形瓶密封,瓶中无氧气,用来探究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量。因此甲、乙两组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氧气。实验的温度、pH、培养液量、培养液浓度等均属于无关变量,需加以控制相同且适宜。
(2) 酵母菌在进行细胞呼吸时,CO2产生于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其场所依次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
(3) Ⅰ.实验步骤:
②依据已给出的不完善的实验步骤可知,本实验的因变量是:一段时间后观察A、B两侧液面高度。
Ⅱ.实验结果预测和结论:
①若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少,则滤液1中葡萄糖的浓度高于滤液2,相同时间内,由A侧进入B侧的水分子少于由B侧进入A侧的水分子, A侧液面上升,B侧液面下降。
②若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少,则滤液1中葡萄糖的浓度低于滤液2,相同时间内,由A侧进入B侧的水分子多于由B侧进入A侧的水分子, A侧液面下降,B侧液面上升
③若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一样多,则滤液1中葡萄糖的浓度等于滤液2,相同时间内,由A侧进入B侧的水分子等于由B侧进入A侧的水分子, A、B两侧液面高度不变。
【题目】【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某实验小组进行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制备,并开展游离酵母发酵产酒酒精度的比较。请回答下列问题:
产酒酒精度的比较
时间/d | 游离酵母 | 固定化酵母 |
0 | 0 | 0 |
2 | 1.0 | 2.5 |
4 | 2.1 | 4.2 |
6 | 3.2 | 5.0 |
8 | 3.9 | 5.4 |
10 | 4.3 | 6.0 |
12 | 4.6 | 6.4 |
(1)制作凝胶珠的实验步骤是:酵母细胞的活化→________→配制海藻酸钠溶液→________→固定化酵母细胞。
(2)影响实验成败的关键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钙离子的作用是使胶体聚沉,海藻酸盐起________的作用。
(4)该小组将制备好的固定化酵母与游离酵母分别放在一定的条件下发酵,定时记录发酵液中酒精度的变化。
①实验过程中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发酵”的条件是________,要求条件相同是为了确保__________。
②由表可知,固定化酵母和游离酵母发酵都能产生酒精,产生相同的酒精度固定化酵母需要的时间较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