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生物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下图为我国首例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克隆猪的培育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过程①和②必需用到的酶是____________。
(2)重组质粒除了带有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以外,还必须含有_____________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基因表达载体。
(3)检测到_________________说明转基因克隆猪已经成功。水母的基因能够在小猪体内成功表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所控制的遗传特性,能在转基因克隆猪亲子代中,稳定维持和表达最关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与一般繁育良种动物方式相比较,胚胎移植的优势是____________。
(6)图示过程中运用到的生物工程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复制原点(前三个缺一不可) 克隆猪体内含有绿色荧光蛋白 不同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子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整合到转基因克隆猪染色体DNA上 充分发挥雌性优良个体的繁殖潜力 转基因技术、核移植技术、早期胚胎培养技术、胚胎移植技术
【解析】
本题以图文结合为情境,综合考查学生对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核移植技术、胚胎移植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1) 过程①和②分别表示目的基因(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必需用到的酶是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2) 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包括目的基因(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复制原点等。
(3) 转基因克隆猪已经培育成功的标志是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转基因克隆猪体内成功表达,此时能够检测到克隆猪体内含有绿色荧光蛋白。由于生物界中的不同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子,所以水母的基因能够在小猪体内成功表达。
(4) 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上是否插入目的基因,这是目的基因能否在真核生物中稳定遗传的关键。可见,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所控制的遗传特性,能在转基因克隆猪亲子代中,稳定维持和表达,最关键的是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整合到转基因克隆猪染色体DNA上。
(5) 胚胎移植能够充分发挥雌性优良个体的繁殖潜力。
(6) 图中重组质粒的构建采用了转基因技术;形成重组细胞采用的是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将重组细胞培养成早期胚胎,必须借助早期胚胎培养技术;将早期胚胎移入受体母猪的子宫,运用了胚胎移植技术。
【题目】受损伤的马铃薯细胞内酚氧化酶(PPO)和底物(酚类物质)直接接触,引起马铃薯的褐变,为探究温度对PPO活性的影响,实验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1)PPO粗提液的提取在________(填“低温”或“高温”)条件下将新鲜马铃薯用蒸馏水洗净、去皮,取20g样品放入含50mL磷酸缓冲液(pH值为5.5)的研钵中,同时加入少量石英砂,研磨、离心、上清液即为PPO的粗提液,加缓冲液研磨的目的是________
(2)不同温度下PPO活性的测定
步骤顺序 | 试管1 | 试管2 | 试管3 | 试管4 | 试管5 | 试管6 | 试管7 | 试管8 |
PPO粗提液 | 2mL | 2mL | 2mL | 2mL | ||||
酚类底物 | 2mL | 2mL | 2mL | 2mL | ||||
反应 | 混合振荡 | 混合振荡 | 混合振荡 | 混合振荡 | ||||
温度预处理 | (5min)0℃ | 15℃ | 30℃ | 45℃ | ||||
保温时间 | 5min | 5min | 5min | 5min | ||||
记录结果 | + | ++++ | ++++ | ++ |
(注:反应底物充足;实验结果中“+”越多褐色越深)
①实验步骤顺序有不妥之处,请改正________。
②实验结果表明:15℃和30℃温度条件,PPO具有相同的活性,从酶的特性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
③为进一步探究PPO最适温度,应在________范围内设置温度梯度。
(3)I.在温度30℃的条件下,取等量提取液分别加到四支盛有等量过氧化氢溶液、pH分别为3、5、7、9的试管中,结果发现每一支试管都产生气体。请回答:
①该实验的课题是:________。
②各实验组均在30℃下进行的原因是:a________;b_______。
Ⅱ.将加入4支试管中的马铃薯提取液的量减半,重复实验I.分别测定实验I、Ⅱ中过氧化氢在相同时间内的含量变化,绘制成如图所示曲线,请回答:曲线A是实验________(选填I或Ⅱ)的结果。据图能否说明实验I、Ⅱ中酶活性不同?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