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8.肉毒类毒素是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为一条肽链盘曲折叠而成)组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1mg可毒死20亿只小鼠.煮沸1min或75℃下加热5~10min,就能使其完全丧失活性.可能引起肉毒类毒素中毒的食品有腊肠、火腿、鱼及鱼制品、罐头食品、臭豆腐、豆瓣酱、面酱、豆豉等.下面是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

请据此回答:
Ⅰ.(1)肉毒类毒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基本组成单位的结构通式是
(2)高温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的主要原理是高温使蛋白质空间结构破坏.
(3)由上图可知,该片段由5种氨基酸组成,有4个肽键,在形成该片段时要脱去4分子水.
(4)一分子肉毒类毒素至少含有2个氨基和2个羧基,它们的位置分别位于两条肽链两端.
Ⅱ.加热会使蛋白质变性失活,在变性过程中肽键是否因此而断裂呢?请设计一个验证“蛋白质在加热变性后肽键没有断裂”的实验.
材料用具:0.01g•mL-1的CuSO4的溶液(双缩脲试剂B液)、0.1g•mL-1的NaOH溶液(双缩脲试剂A液)、蛋清液、清水、酒精灯、试管、滴管等必备用品.
(1)实验原理:蛋白质中的肽键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呈紫色.如果加热变性的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仍呈紫色,即可证明肽键没有断裂.
(2)方法步骤:a.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A、B,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蛋清液.
b.对A试管进行加热,使蛋清变性;B试管不加热.
C.分别向两支试管中滴加1ml0.1g•mL-1的NaOH溶液,摇匀;再向两支试管分别滴入4滴A0.01g•mL-1的CuSO4溶液,摇匀.
d.观察两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3)预期结果:A、B试管中均出现紫色反应.
(4)实验结论:蛋白质在加热变性后肽键没有断裂.

分析 1、由题意可知,肉毒类毒素是由两个亚单位组成的生物大分子,图中,肉毒素的局部结构属于多肽链,该多肽链片段中的肽键结构-CO-NH-是4个,因此含有个氨基酸,五个氨基酸中的R基各不相同,因此氨基酸是5种,一条肽链中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肉毒素是2条肽链,因此至少含有2个氨基和2个羧基.
2、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加热是由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引起的,肽键结构没有变化,实验原理是:
蛋白质中的肽键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呈紫色.如果加热变性的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仍呈紫色,即可证明肽键没有断裂;按照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完善实验步骤、预期实验结果并获取结论.

解答 解:Ⅰ(1)由题图可知,肉毒素是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肽链,本质属于蛋白质;组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结构通式是:
(2)高温会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而使蛋白质变性.
(3)分析题图可知,该化合物含有4个肽键,因此是由5个氨基酸脱去四分子水形成的五肽化合物,由于5个氨基酸的R基各不相同,因此是五种氨基酸.
(4)由题意知,肉毒类毒素是由两个亚单位组成的生物大分子,即含有2条肽链,因此至少含有2个游离的氨基和两个游离的羧基,分别位于两条肽链的两端.
Ⅱ(2)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蛋白质在加热变性后肽键没有断裂”,实验原理是白质中的肽键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呈紫色.如果加热变性的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仍呈紫色,即可证明肽键没有断裂.
因此实验可以分为两组:一组实验组、一组对照组,实验组加热,对照组不加热,按照实验涉及的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设计、完善实验步骤如下:
a.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A、B,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量蛋清液.
b.A试管加热处理,使蛋清变性;B试管不加热.
C. 分别向两支试管中滴加1ml0.1 g•mL-1的NaOH溶液,摇匀;再向两支试管分别滴入4滴A0.01 g•mL-1的CuSO4溶液,摇匀.
d.观察两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3)预期结果:A、B试管中均出现紫色反应.
(4)结论:蛋白质在加热变性后肽键没有断裂.
故答案为:
Ⅰ.(1)蛋白质 

(2)高温使蛋白质空间结构破坏
(3)5   4   4
(4)2  2   两条肽链两端
Ⅱ.(2)a.等量的蛋清液         b.进行加热;不加热
c.分别向两支试管中滴加1ml0.1 g•mL-1的NaOH溶液,摇匀;再向两支试管分别滴入4滴A0.01 g•mL-1的CuSO4溶液,摇匀
(3)A、B试管中均出现紫色反应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蛋白质变性的原因,蛋白质检测的方法和原理,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学会应用相关知识综合解答问题、设计并完善实验步骤,预期结果并获取结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为了进一步增强洗衣粉对血渍、奶渍、油污、土豆泥等衣物上常见污垢的去除能力,洗衣粉中常常会添加各种酶类.请回答有关问题:
(1)根据衣物上常见的污垢,加酶洗衣粉中添加的酶类有碱性蛋白酶、(碱性)脂肪酶、淀粉酶、纤维素酶.
(2)碱性蛋白酶能将血渍、奶渍等含有的大分子蛋白质水解成可溶性的多肽(氨基酸).
(3)如图为加酶洗衣粉的包装袋上的产品说明:
注 意 事 项
①请将本品置于阴凉、干燥处,避热、避湿、避光.
②不慎溅入眼中,立即用水冲洗.
③水温以30~50℃为宜,切忌用70℃以上的热水.
根据你所学习的有关知识,解释注意事项③的原因:酶的催化受温度影响,30~50℃是洗衣粉中的酶适宜温度范围
(4)下面是添加脂肪酶的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洗涤效果的有关探究实验,请据表回答:
脸盆编号洗涤物
(等量)
洗涤温度洗衣粉
(等量)
水量洗净所
需时间
1油污布45℃加酶2 L4 min
2油污布45℃普通2 L7 min
3油污布5℃加酶2 L9 min
4油污布5℃普通2 L8 min
①该实验设计体现了单一变量、对照原则原则.
②若1号实验组,洗净所需时间接近7分钟,请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洗衣粉中酶变性或失效
1.
(5)添加蛋白酶的加酶洗衣粉不适宜洗涤下列哪些衣料②④
①棉织品    ②毛织品    ③腈纶织品    ④蚕丝织品   ⑤涤纶织品    ⑥锦纶织品
(6)加酶洗衣粉不宜长期存放,存放时间过长会导致加酶洗衣粉中的酶活性降低,影响洗衣效果.
16.2009年10月,我国自主研发的转基因抗虫水稻“华恢1号”获得农业部颁发的安全证书.如图1表示该抗虫水稻主要培育流程,据图回答:

(1)④过程应用的主要生物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
(2)杀虫基因(crylA)是人们根据几种Bt毒蛋白的分子结构,设计并人工合成的,这属于蛋白质工程技术范畴.
(3)组建理想的载体需要对天然的质粒进行改造.如图2是天然土壤农杆菌Ti质粒结构示意图(示部分基因及部分限制性内切酶作用位点),据图分析:
①人工改造时,要使抗虫基因表达,还应插入启动子.
②人工改造时用限制酶Ⅱ处理,其目的是:第一,去除质粒上的tms和tmr(基因),保证T-DNA进入水稻细胞后不会引起细胞的无限分裂和生长;第二,使质粒带有单一限制酶作用位点,有利于目的基因(或外源DNA)准确插入.第三,使质粒大小合适,可以提高转化效率等.
③若用限制酶Ⅰ分别切割改造过的理想质粒和带有抗虫基因的DNA分子,并构成重组Ti质粒.分别以含四环素和卡那霉素的培养基培养已成功导入抗虫基因的水稻胚细胞,观察到的细胞生长的现象是在含卡那霉素的培养基能够生长,而在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中不能生长.
(4)若限制酶Ⅱ切割DNA分子后形成的粘性末端为$\left.\begin{array}{l}{-CTGCA}\\{-G}\end{array}\right.$,则该酶识别的核苷酸序列是GACGTC.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