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下列对有关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还原剂失电子 | |
B. | 胶体的微粒直径在10-100nm之间,能发生丁达尔现象 | |
C. | 非金属氧化物为酸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为碱性氧化物 | |
D. | 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也有可能是非电解质 |
9.X、Y、Z、M代表四种金属元素,金属X和Z用导线连接放入稀硫酸中时,X溶解,Z极上有氢气放出;若电解Y2+ 和Z2+ 共存的溶液时,Y先析出;又知M2+ 的氧化性强于Y2+.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 | X>Z>Y>M | B. | X>Y>Z>M | C. | M>Z>X>Y | D. | X>Z>M>Y |
7.下列各组物质反应产生的气体分别通入Na2SO3溶液中,与Na2SO3不发生反应的是( )
①Na2O2和CO2
②Al和NaOH溶液
③MnO2和浓盐酸共热
④浓硝酸和铜片
⑤铜片和浓硫酸共热
⑥碳酸钠和硫酸反应.
①Na2O2和CO2
②Al和NaOH溶液
③MnO2和浓盐酸共热
④浓硝酸和铜片
⑤铜片和浓硫酸共热
⑥碳酸钠和硫酸反应.
A. | 只有② | B. | 只有②⑤ | C. | 只有②⑥ | D. | 只有②⑤⑥ |
6.现有CuO和Fe2O3的混合物m克,向其中加入1mol•L-1的HNO3溶液200mL恰好完全反应,若将2m克该混合物用足量CO还原,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 )
A. | (2m-1.6)克 | B. | 2(m-1.6)克 | C. | (m-1.6)克 | D. | 3.2克 |
5.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将可见光通过胶体出现“光路”是因为发生了光的折射 | |
B. | 胶体能吸附阳离子或阴离子,故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 | |
C. | 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 | |
D. |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继续加热搅拌可制得Fe(OH)3胶体 |
4.下列对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 | 先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HNO3溶液,白色沉淀不溶解,则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SO42- | |
B. | 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待测液,置于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观察到火焰呈黄色,则表明待测液中一定含有Na+而不含K+ | |
C. | 加入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 |
D. | 加入氯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Ag+ |
3.KClO3和浓盐酸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会生成黄绿色的易爆物二氧化氯,其变化可表述为2KClO3+4HCl(浓)═2KCl+2ClO2↑+Cl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浓盐酸在此反应中只体现还原性 | |
B. | 产生0.1mol Cl2时转移电子数目为NA | |
C. | 还原剂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 |
D. | 当有0.2mol氧化剂参与反应时,标准状况下该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为6.72L |
2.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 |
B. | 不慎将浓碱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 |
C. | 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 |
D. | 金属钠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
1.按下列实验方法操作,能达到要求的是( )
0 173034 173042 173048 173052 173058 173060 173064 173070 173072 173078 173084 173088 173090 173094 173100 173102 173108 173112 173114 173118 173120 173124 173126 173128 173129 173130 173132 173133 173134 173136 173138 173142 173144 173148 173150 173154 173160 173162 173168 173172 173174 173178 173184 173190 173192 173198 173202 173204 173210 173214 173220 173228 203614
A. | 用托盘天平称量25.20g氯化钠固体 | |
B. | 苹果含有Fe2+,现榨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淡绿色变为棕黄色,若榨汁时加入具有还原性的维生素C,可防止该现象发生 | |
C. | 用NaOH溶液和FeCl3溶液制备Fe(OH)3胶体 | |
D. | 将氢氧化钠固体在容量瓶中溶解,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