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常采用莫尔法,此法是以K
2CrO
4为指示剂,用AgNO
3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其实验步骤为:
一、配制0.100mol·L
-1AgNO
3溶液
准确称取AgNO
38.50g,溶于500mL不含氯离子的蒸馏水中,摇匀后,贮存于带玻璃塞的棕色试剂瓶中。
二、0.100mol·L
-1AgNO
3溶液的标定
准确称取0.585g NaCl于100mL烧杯中,用蒸馏水溶解后,定量转移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取所配NaCl溶液25.00mL 3份,分别置于锥形瓶中,加25mL水,1mL 5% K
2CrO
4溶液,在不断摇动下用AgNO
3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砖红色[2Ag
++CrO===Ag
2CrO
4↓(砖红色)]。实验测得三次所耗硝酸银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26.32mL。
三、氯化物试样中氯的测定
准确移取25.00mL氯化物试液3份,分别置于锥形瓶中,加入25mL水,1mL 5% K
2CrO
4溶液,在不断摇动下用AgNO
3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砖红色。实验测得三次所耗硝酸银溶液的体积的平均值为VmL。
回答下列问题:
(1)NaCl固体使用前,要将其置于坩埚中加热,并用
不断搅拌,以除掉氯化钠晶体中的水。
(2)AgNO
3溶液需要标定的主要原因是
。
(3)指示剂CrO在溶液中存在下列的平衡:2H
++2CrO

2HCrO

Cr
2O+H
2O,由此判断该滴定适宜的pH值范围可能是
。(填代号)
A.1——6.5 B.6.5——10.5 C.10.5——14
(4)用硝酸银滴定氯离子达到化学计量点时,c(Ag
+)=c(Cl
-),若此时要求不生成Ag
2CrO
4沉淀,c(CrO)最大不能超过
mol·L
-1,因此,实验中对指示剂的浓度有较高的要求。(已知:K
sp(AgCl)=1.8×10
-10,K
sp(Ag
2CrO
4)=1.8×10
-12)
(5)CrO的黄色对滴定终点的判断没有影响的原因是
。
(6)AgNO
3标准溶液的准确浓度为
mol·L
-1,列出计算可溶性氯化物试液中氯元素的含量的式子:
g·L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