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8.一定条件下,某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C(s)+H2O(g)?CO(g)+H2(g)(1)维持温度不变,向该容器中充入2mol C(s)和2mol H2O(g),达到平衡后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为M,则M的范围为15<M<18
(2)在(1)中若起始时充入的是2.5molCO(g) 和4mol H2(g),达到平衡后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
分析 (1)利用极端假设法解答,反应前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即为水蒸气的相对分子质量,假设C和水完全转化为CO和氢气,计算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据此解答;
(2)2.5mol CO(g)和4mol H2 (g)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假设生成xmolC,则气体质量减少2.5mol×28g/mol+4mol×2g/mol-12xg=78g-12xg,气体物质的量减少,2.5mol+4mol-xmol,据此计算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解答 解:(1)反应前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即为水蒸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假设C和水完全转化为CO和氢气,则生成2molCO和 2mol氢气,M=$\frac{混合气体质量总和}{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总和}$=$\frac{2mol×28g/mol+2mol×2g/mol}{4mol}$=15g/mol,所以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5,故答案为:15<M<18;
(2)$\frac{混合气体质量总和}{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总和}$=$\frac{78-12x}{6.5-x}$=$\frac{12×(6.5-x)}{(6.5-x)}$=12,故答案为:12.
点评 本题考查了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求算,题目难度较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1 mol CH≡CH可以与Br2发生加成反应,消耗2 mol Br2 | |
B. | 苯的邻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可以说明苯分子不具有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的交替结构 | |
C. | 甲苯()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 | |
D. | 己烷的沸点高于2-甲基戊烷 |
9.(1)Ⅰ.短周期某主族元素M的电离能情况如图(A)所示.则M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IIA族.
Ⅱ.图B折线c可以表达出第IA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的变化规律.两位同学对某主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的变化趋势画出了两条折线a和b,你认为正确的是:b(填“a”或“b”)
Ⅲ.部分有机物的熔沸点见下表:
根据物质结构理论,由这些数据你能得出的相关结论是(至少写2条):
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故沸点越高,当有机物能形成分子内氢键时,分子间作用力减弱,熔点变低;当分子间能形成氢键时,分子间作用力增强,熔点升高.
(2)COCl2俗称光气,分子中C原子采取sp2杂化成键;其中碳氧原子之间共价键含有c(填字母):
a.2个σ键;b.2个π键;c.1个σ键.1个π键.
(3)金属是钛(22Ti) 将是继铜.铁.铝之后人类广泛使用的第四种金属,试回答:
Ⅰ.Ti元素的基态原子的价电子层排布式为3d24s2;
Ⅱ.已知Ti3+可形成配位数为6的配合物.现有紫色和绿色两种含钛晶体,其组成均为TiCl3•6H2O.为测定这两种晶体的化学式,设计了如下实验:a.分别取等质量的两种晶体的样品配成溶液;b.向两种溶液中分别滴入AgNO3溶液,均产生白色沉淀;c.沉淀完全后分别过滤得两份沉淀,经洗涤干燥后称量发现产生的沉淀质量关系为:绿色晶体为紫色晶体的$\frac{2}{3}$.则绿色晶体配合物的化学式为[TiCl(H2O)5]Cl2•H2O.
Ⅱ.图B折线c可以表达出第IA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的变化规律.两位同学对某主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的变化趋势画出了两条折线a和b,你认为正确的是:b(填“a”或“b”)
Ⅲ.部分有机物的熔沸点见下表:
烃 | CH4 | CH3CH3 | CH3(CH2)2CH3 | 硝基苯酚 | |||
沸点/℃ | -164 | -88.6 | -0.5 | 熔点/℃ | 45 | 96 | 114 |
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故沸点越高,当有机物能形成分子内氢键时,分子间作用力减弱,熔点变低;当分子间能形成氢键时,分子间作用力增强,熔点升高.
(2)COCl2俗称光气,分子中C原子采取sp2杂化成键;其中碳氧原子之间共价键含有c(填字母):
a.2个σ键;b.2个π键;c.1个σ键.1个π键.
(3)金属是钛(22Ti) 将是继铜.铁.铝之后人类广泛使用的第四种金属,试回答:
Ⅰ.Ti元素的基态原子的价电子层排布式为3d24s2;
Ⅱ.已知Ti3+可形成配位数为6的配合物.现有紫色和绿色两种含钛晶体,其组成均为TiCl3•6H2O.为测定这两种晶体的化学式,设计了如下实验:a.分别取等质量的两种晶体的样品配成溶液;b.向两种溶液中分别滴入AgNO3溶液,均产生白色沉淀;c.沉淀完全后分别过滤得两份沉淀,经洗涤干燥后称量发现产生的沉淀质量关系为:绿色晶体为紫色晶体的$\frac{2}{3}$.则绿色晶体配合物的化学式为[TiCl(H2O)5]Cl2•H2O.
6.100mL浓度为2mol•L-1的硫酸跟过量的锌片反应,某同学想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成氢气的总量,下列操作不符合要求的是( )
A. | 将锌片换成等量的锌粉 | B. | 加入数滴氯化铜溶液 | ||
C. | 升高温度 | D. | 加入适量的6mol•L-1的硫酸 |
13.下列物质中,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
A. | 乙烯 | B. | 苯 | C. | 乙醛 | D. | 甲酸钠 |
5.在恒温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g)+B(g)?2C(g)△H<0.t1时刻达到平衡后,在t2时刻改变某一条件达新平衡,其反应过程如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新旧平衡态时,A的体积分数相同 | |
B. | 由旧平衡变为新平衡态,平衡常数不变 | |
C. | 旧平衡态的v正与新平衡态的v逆相等 | |
D. | t2时刻速率突变的原因是向密闭容器中加C或B |
12.实验室需要配制0.50mol/L NaCl溶液480mL.按下列操作步骤填上适当的文字,以使整个操作完整.
(1)选择仪器.完成本实验所必需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精确到0.1g)、药匙、烧杯、玻璃棒、500 mL 容量瓶、胶头滴管以及等质量的几片滤纸.
(2)计算.配制该溶液需取NaCl晶体的质量为14.6g.
(3)称量.
①天平调平之后,应将天平的游码调至某个位置,请在图中用一根竖线标出游码左边缘所处的位置:
②称量过程中NaCl晶体应放于天平的左盘(填“左盘”或“右盘”).
③称量完毕,将药品倒入烧杯中.
(4)溶解.该步实验中需要使用玻璃棒,目的是搅拌,加速溶解.
(5)转移、洗涤.在转移时应使用玻璃棒引流,洗涤烧杯2~3次是保证溶质全部转移至容量瓶中.
(6)定容,摇匀.
(7)在配制溶液(或者稀释浓溶液)的过程中,存在引起误差的一些错误操作,可能造成所配溶液的浓度会受到影响,请完成表格(在空格处填偏大、偏小或者无影响).
(1)选择仪器.完成本实验所必需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精确到0.1g)、药匙、烧杯、玻璃棒、500 mL 容量瓶、胶头滴管以及等质量的几片滤纸.
(2)计算.配制该溶液需取NaCl晶体的质量为14.6g.
(3)称量.
①天平调平之后,应将天平的游码调至某个位置,请在图中用一根竖线标出游码左边缘所处的位置:
②称量过程中NaCl晶体应放于天平的左盘(填“左盘”或“右盘”).
③称量完毕,将药品倒入烧杯中.
(4)溶解.该步实验中需要使用玻璃棒,目的是搅拌,加速溶解.
(5)转移、洗涤.在转移时应使用玻璃棒引流,洗涤烧杯2~3次是保证溶质全部转移至容量瓶中.
(6)定容,摇匀.
(7)在配制溶液(或者稀释浓溶液)的过程中,存在引起误差的一些错误操作,可能造成所配溶液的浓度会受到影响,请完成表格(在空格处填偏大、偏小或者无影响).
引起误差的一些错误操作 | 对CB的影响 |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 偏大 |
转移溶液时,玻璃棒下端靠在容量瓶刻度线以上 | 偏小 |
洗涤量取浓溶液的量筒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 | 偏大 |
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 | 偏小 |
9.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 除去乙醇中的乙酸 | B. | 形成原电池 | ||
C. | 制取乙酸乙酯 | D. | 石油的分馏 |
10.在下列有色试剂褪色现象中,其褪色原理相同的是( )
A. | 乙烯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
B. | Cl2和SO2均能使品红褪色 | |
C. | 苯和乙炔都能使溴水褪色 | |
D. | 甲苯和乙醛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