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7.某同学通过系列实验探究Mg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是( )A. | 将水加入浓硫酸中得到稀硫酸,置镁条于其中探究Mg的活泼性 | |
B. | 将NaOH溶液缓慢滴入MgSO4溶液中,观察Mg(OH)2沉淀的生成 | |
C. | 将Mg(OH)2浊液直接倒入已装好滤纸的漏斗中过滤,洗涤并收集沉淀 | |
D. | 将Mg(OH)2沉淀转入蒸发皿中,加热可得MgO固体 |
分析 A.稀释浓硫酸,应将浓硫酸加到水中;
B.镁离子与碱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
C.过滤操作应用玻璃棒引流;
D.灼烧固体应用坩埚.
解答 解:A.稀释浓硫酸,应将浓硫酸加到水中,而不能将水加入浓硫酸中得到稀硫酸,故A错误;
B.将NaOH溶液缓慢滴入MgSO4溶液中,镁离子与碱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故B正确;
C.过滤操作应利用玻璃棒引流,将浊液倒入已装好滤纸的漏斗中过滤,故C错误;
D.灼烧固体应用坩埚,不能用蒸发皿,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稀释、过滤等实验操作及离子的反应等知识,把握物质的性质、实验基本操作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7.金属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Fe、Mg.Al均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对内层金属有保护作用 | |
B. | Fe在高温下能与水蒸气反应,Fe被氧化生成Fe2O3,H2O被还原生成H2 | |
C. | 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可向两种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就是Na2CO3 | |
D. | Al与NaOH溶液的反应中,NaOH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
18.室温下向10mL pH=3的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溶液中导电粒子的数目减少 | |
B. | 溶液中$\frac{c(C{H}_{3}CO{O}^{-})}{c({H}^{+})}$值减小 | |
C. | 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c(H+)亦增大 | |
D. | 再加入10mL pH=11的NaOH溶液,混合液pH=7 |
1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标准状态下,33.6L氟化氢中含有氟原子的数目为1.5NA | |
B. | 50mL 18.4mol•L-1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应,生成SO2分子的数目为0.46NA | |
C. | 某密闭容器盛有0.1molN2和0.3mol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6NA | |
D. | 常温常压下,14.0g乙烯与丙烯的混合物红含有氢原子的数目为2NA |
12.常温下,往H2O2溶液中滴加少量FeSO4溶液,可发生如下两个反应:
2Fe2++H2O2+2H+═2Fe3++2H2O 2Fe3++H2O2═2Fe2++O2↑+2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Fe2++H2O2+2H+═2Fe3++2H2O 2Fe3++H2O2═2Fe2++O2↑+2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H2O2的氧化性比Fe3+强,其还原性比Fe2+弱 | |
B. | 在H2O2分解过程中,溶液的酸性增强 | |
C. | H2O2分解的总方程式为:H2O2═H2O+O2↑ | |
D. | H2O2生产过程要严格避免混入Fe2+ |
19.你认为下列实验方案中,可行的是( )
A. | 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可以分离 CaCl2、CaCO3的混合物 | |
B. | 向某种未知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溶液是盐酸 | |
C. | 用镁在密闭容器中燃烧,除去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 | |
D. | 将pH试纸润湿后,用玻璃棒蘸取食用白醋滴在试纸上,测定其pH |
16.著名化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西博格博士1979年在美国化学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化学是人类进步的关键”.下列对化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1661年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 | |
B. | 化学家可以制造出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 | |
C. | 化学既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科学,还是一门具有实用性的科学 | |
D. | 现代化学还将在能源与资源、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医药与健康等领域产生广泛的影响 |
6.恒温下将4mol NH3和2mol CO2充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H3(g)+CO2(g)?NH2CO2NH4(s),达到平衡时,CO2转化率为40%,若其他条件不变,将容器体积压缩至1L,达到新平衡时,NH3的浓度为( )
A. | 1.2 mol•L-1 | B. | 1.6 mol•L-1 | C. | 2.4 mol•L-1 | D. | 3.6 mol•L-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