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及其解释都正确的是(  )
A.在漂白粉中滴入70%的硫酸,立刻产生黄绿色气体,在反应中体现硫酸的还原性
B.向一定体积的稀硫酸中加入一定量的Cu、Fe和Fe2O3混合物,反应后有固体剩余,其可能只含铁
C.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是常见的阻燃剂,它们分解时发生吸热反应
D.铝在空气中表现为良好的抗腐蚀性,说明铝极难与氧气反应

分析 A.根据反应前后硫酸中各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变化判断硫酸的作用;
B.铁的活泼性强于铜;
C.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均具有较高的熔点,常做阻燃剂;
D.铝极易与空气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了内层铝继续被氧化;

解答 解:A.在漂白粉中滴入70%的硫酸,立刻产生黄绿色气体,是因为氯离子与次氯酸根离子在酸性环境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反应中硫酸中的硫元素化合价不变,不体现硫酸的还原性,故A错误;
B.向一定体积的稀硫酸中加入一定量的Cu、Fe和Fe2O3混合物,稀硫酸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与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铁与三价铁离子反应生成二价铁离子,铜与三价铁离子反应生成铜离子和二价铁离子,因为铁的活泼性强于铜,若反应后有固体剩余,则剩余固体可能为铜,或者铜与铁的混合物,故B错误;
C.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均具有较高的熔点,常做阻燃剂,大多数物质的分解反应都是吸热的,故C正确;
D.铝属于活泼金属,极易与空气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了内层铝继续被氧化,故表现出抗腐蚀性,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知识,涉及漂白粉、铁及其化合物、氢氧化铝、氢氧化镁、铝的性质,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熟练程度,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为提高氯化铵的经济价值,我国化学家设计了利用氢氧化镁热分解氯化铵制氨气并得到碱式氯化镁(MgOHCl)的工艺.某同学在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氨气,并测定氨分子中氮、氢原子的个数比.

实验时,先打开开关K,用制得的氨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后再关闭K,并立即加热氧化铜.反应完成后,黑色的氧化铜转化为红色的铜.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用氢氧化镁和氯化铵反应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Mg(OH)2+NH4Cl$\frac{\underline{\;\;△\;\;}}{\;}$MgOHCl+NH3↑+H2O.
(2)装置B和D中的药品相同,你认为是碱石灰(或生石灰或NaOH).
(3)装置E的干燥管中收集到的气体的化学式是N2
(4)氢氧化镁和氯化铵反应过程中,温度低时固体产物中会混有氢氧化镁杂质,温度高时会混有氧化镁杂质,该同学为测定碱式氯化镁中混有的杂质成分,进行如下操作:准确称取2,914g生成物,加入硝酸至固体完全溶解后,将溶液分成两等份,其中一份用EDTA溶液滴定,测得Mg2+的质量为0.48g,另一份用1.0mol•L-1的AgNO3溶液滴定,消耗AgNO3溶液的体积为18mL,则碱式氯化镁中混有的杂质是MgO(填化学式).
(5)根据上述实验原理,该同学设计了一种实验方案测定氨分子中氮和氢的原子个数比,并列出表达示为$\frac{5V}{7({m}_{1}-{m}_{2})}$,其中m1是反应前氧化铜的质量,V是在标准状况下装置E中测出的气体体积,则m2表示的是氧化铜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