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25℃时,向20mL0.1mol·L-1四氯金酸( HAuCl4)溶液中滴加0.1mol·L-1NaOH溶液,滴定曲线如图1,含氯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δ)随pH变化关系如图2,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b点溶液中存在关系:2c(H+)+ c(HAuCl4)=2c(OH-)+ c(AuCl4-)

B. X点描述的是滴定曲线中b点含氯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δ与pH的关系

C. c点溶液中存在关系:c(Na+)=c(AuCl4-)

D. d点时,溶液中微粒浓度的大小关系为c(Na+)>c(AuCl4-)>c(OH-)>c(H+)

【答案】B

【解析】

A.b点溶液为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AuCl4NaAuCl4混合溶液,由电子守恒可知2c(H+)+2c(Na+)=2c(OH-)+ 2c(AuCl4-)①,由物料守恒可知:2c(Na+) =c(AuCl4-)+c(HAuCl4)②,由①-②得2c(H+)+c(HAuCl4)=2c(OH-)+c(AuCl4-),故A正确;

B.由题图1可知,起始20mL0.1mol·L-1HAuCl4溶液的pH=3,说明酸为弱酸,b点酸恰好反应掉一半,pH=5,说明酸的电离程度大于其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则b点两种含氯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可能相等B错误。

C.c点溶液的pH=7,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a+)=c(AuCl4-),故C正确;

D.d点时,HAuCl4NaOH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的溶质为NaAuCl4,AuCl4-水解,溶液显碱性,所以c(Na+)>c(AuCl4-)>c(OH-)>c(H+),D正确

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草酸(乙二酸)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草酸的钠盐和钾盐易溶于水,而其钙盐难溶于水。草酸晶体(H2C2O4·2H2O)无色,熔点为101℃,易溶于水,受热易脱水、升华,175℃时分解。

Ⅰ.用硝酸氧化法制备草酸晶体并测定其纯度,制备装置如图所示(加热、固定等装置略去)。

实验步骤如下

①糖化:先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

②氧化:在淀粉水解液中加入混酸(质量之比为3:2的65%HNO3与98%HSO4的混合物),在55~60℃下水浴加热发生反应;

③结晶、蒸发、干燥:反应后溶液经冷却、减压过滤,即得草酸晶体粗产品。

(1)装混酸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步骤②中,水浴加热的优点为__________

(2)“②氧化”时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___C6H12O6+___HNO3 ___H2C2O4+9NO2↑+3NO↑+ ______

(3)称取mg草酸晶体粗产品,配成100mL溶液。取20.00mL于锥形瓶中,用amoL·L-1KMnO4标准液标定,只发生

5H2C2O4+2MnO4-+6H+=2Mn2++10CO2↑+8H2O反应,消耗KMnO4标准液体积为VmL,则所得草酸晶体(H2C2O4·2H2O)的纯度为___________

Ⅱ.证明草酸晶体分解得到的产物

(4)甲同学选择下述装置验证产物CO2,装置B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

(5)乙同学认为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除了CO2、H2O应该还有CO,为进行验证,选用甲同学实验中的装置A、B和如图所示的部分装置(可以重复选用)进行实验。

①乙同学的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B、_____________。其中装置H反应管中盛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能证明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有CO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