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0.甲、乙、丙、丁分别是Na2CO3、AgNO3、BaCl2、盐酸四种无色溶液中的一种,它们两两反应后的现象如下:甲+乙→沉淀;甲+丙→沉淀;乙+丙→沉淀;丙十丁→沉淀;乙+丁→无色无味气体.则甲、乙、丙、丁四种溶液依次是( )A. | BaCl2 Na2CO3 AgNO3 盐酸 | B. | BaCl2 Na2CO3 盐酸 AgNO3 | ||
C. | Na2CO3 盐酸 AgNO3 BaCl2 | D. | AgNO3 盐酸 BaCl2 Na2CO3 |
分析 甲、乙、丙、丁分别是Na2CO3、AgNO3、BaCl2、盐酸四种无色溶液中的一种,乙+丁→无色气体,说明乙和丁中的一种是碳酸钠,一种是盐酸;甲、乙、丁都能和丙反应生成沉淀,能和另外三种物质生成沉淀的是硝酸银,则丙是硝酸银;甲+乙→沉淀,甲是氯化钡,则乙是碳酸钠,丁是盐酸,据此答题.
解答 解:甲、乙、丙、丁分别是Na2CO3、AgNO3、BaCl2、盐酸四种无色溶液中的一种,乙+丁→无色气体,说明乙和丁中的一种是碳酸钠,一种是盐酸;甲、乙、丁都能和丙反应生成沉淀,能和另外三种物质生成沉淀的是硝酸银,则丙是硝酸银;甲+乙→沉淀,甲是氯化钡,则乙是碳酸钠,丁是盐酸,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检验,物质性质的分析应用,乙+丁→无色无味气体的转化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
选项 | 目的 | 分离方法 | 原理 |
A | 分离氢氧化铁胶体和氯离子 | 过滤 | 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离子能 |
B | 除去乙醇中的乙酸 | 蒸馏 | 先加生石灰,利用乙醇与乙酸盐沸点相差较大 |
C | 除去苏打中少量小苏打 | 加热 | 二者的溶解度不同 |
D | 分离植物油和水的混合物 | 分液 | 二者互不相溶且沸点不同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1.小明家里收藏了一件清代的铝制佛像,该佛像至今仍保存十分完好.该佛像未锈蚀的主要原因是( )
A. | 铝易氧化,但氧化铝具有保护内部铝的作用 | |
B. | 铝的氧化物容易发生还原反应 | |
C. | 铝不易被氧化 | |
D. | 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
18.某工业生产的废液中含有FeCl2、FeCl3、AlCl3、MnCl2,欲从中提取MnCl2,方案如下:加H2O2溶液氧化;调节pH,产生沉淀X;过滤,得MnCl2溶液.已知各金属离子沉淀的pH范围如下:
(1)加入H2O2的目的是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调节pH的范围是4.7~7.8;
(2)向沉淀X中加入NaOH溶液,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Al(OH)3=NaAlO2+2H2O,过滤后将所得沉淀加热后得红棕色固体,写出高温下该固体与金属铝的反应方程式:2Al+Fe2O3$\frac{\underline{\;高温\;}}{\;}$Al2O3+2Fe;
(3)一定条件下电解含Mn2+的溶液可以制得MnO2,生成MnO2的电极反应式为Mn2+-2e-+2H2O=MnO2+4H+,同时在另一极还能获得一种清洁能源是H2.
离子 | Fe3+ | Al3+ | Fe2+ | Mn2+ |
开始沉淀的pH | 2.7 | 3.7 | 7.0 | 7.8 |
沉淀完全的pH | 3.7 | 4.7 | 9.6 | 9.8 |
(2)向沉淀X中加入NaOH溶液,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Al(OH)3=NaAlO2+2H2O,过滤后将所得沉淀加热后得红棕色固体,写出高温下该固体与金属铝的反应方程式:2Al+Fe2O3$\frac{\underline{\;高温\;}}{\;}$Al2O3+2Fe;
(3)一定条件下电解含Mn2+的溶液可以制得MnO2,生成MnO2的电极反应式为Mn2+-2e-+2H2O=MnO2+4H+,同时在另一极还能获得一种清洁能源是H2.
5.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属于电解质溶液 | |
B. | 胶体可以透过半透膜 | |
C. | 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 | |
D. | 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 |
20.下列物质之间的反应,会因条件不同而生成不同产物的是( )
A. | Na与O2反应 | B. | 锌与稀盐酸反应 | C. | Al与O2反应 | D. | CaCO3溶于盐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