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向20mL0.5molL的醋酸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烧碱溶液,测定混合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混合溶液的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b点>a点 |
B.由水电离出的c(OH-):b点>a点 |
C.从a点到b点,混合溶液中可能存在:c(Na+)=c(CH3COO-) |
D.b点到c点,混合溶液中一直存在:c(Na+)>c(CH3COO-)>c(OH-)>c(H+) |
D
解析试题分析:A、醋酸是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存在电离平衡,且其电离过程吸热,温度越高,醋酸的电离程度越大,其电离常数越大,故A正确;B、b点酸碱恰好反应生成醋酸钠,c点氢氧化钠过量,氢氧化钠是强碱抑制水电离,醋酸钠水解促进水电离,所以由水电离出的c(OH-):b点>a点,故B正确;C、如果 c(Na+)=c(CH3COO-),根据电荷守恒知,溶液中c(OH-)=c(H+),醋酸钠是强碱弱酸盐,水解水溶液呈碱性,因此要使其溶液呈中性,则醋酸应该稍微过量,所以从a点到b点,混合溶液中可能存在:c(Na+)=c(CH3COO-),故C正确;D、从b点到c点,氢氧化钠过量,溶液中的溶质是醋酸钠和氢氧化钠,当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大于醋酸钠的物质的量时,混合溶液中存在:c(Na+) c(OH-)>>c(CH3COO-)>c(H+),故D错误,答案选D。
考点:考查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常数以及水电离的影响;酸碱中和时溶液酸碱性以及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等
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的电离常数KW数值大小关系为:b>c>d |
B.a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Fe3+、Na+、Cl-、SO42- |
C.温度不变,加入少量NaOH可使溶液从c点变到 a点 |
D.在b点对应温度下,将pH=2的HCl与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中性 |
为比较盐酸与醋酸的酸性强弱,下列方案不可行的是(均在常温下测定)
A.比较等体积、等pH值的两种溶液的导电性 |
B.比较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氯化钠与醋酸钠溶液的pH值 |
C.比较等体积、等pH值的两种溶液与过量锌粉反应产生氢气的量 |
D.比较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两种溶液稀释相同倍数后的pH变化 |
化学中常借助图像来表示某种变化过程,下列关于4个图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①可表示t℃时,冰醋酸稀释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 |
B.图②可表示向一定量盐酸中滴加一定浓度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pH的变化 |
C.图③可表示向一定量明矾溶液中滴加一定浓度氢氧化钡溶液时,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的变化 |
D.图④可表示所有的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 |
25℃时,下列各项分别由等体积0.1 mol·L-1的两种溶液混合,有关混合后的溶液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a(OH)2溶液与Na2SO4溶液:pH="13" |
B.醋酸与CH3COONa溶液:c(Na+)+c(H+)= c(CH3COO-)+c(OH-) |
C.Na2CO3溶液与NaHCO3溶液:2c(Na+) = 3c(CO32-)+3c(HCO3-)+3c(H2CO3) |
D.Na2CO3溶液与NaOH溶液: c(Na+)>c(CO32-)>c(OH-)>c(H+) |
某碱性溶液中只含有Na+、CH3COO-、H+、OH- 4种离子。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该溶液可能由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NaOH溶液和CH3COOH溶液混合而成 |
B.该溶液由pH=3的CH3COOH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而成 |
C.该溶液中离子浓度一定为c(Na+)>c(CH3COO-)>c(OH-)>c(H+) |
D.加入一定量冰醋酸,c(CH3COO-)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c(Na+) |
常温下,向20.00 mL 0.1000 mol·L—1 (NH4)2SO4溶液中逐滴加入0.2000 mol·L—1NaOH时,溶液的pH与所加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不考虑挥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a所示溶液中:c(NH4+)>c(SO42-)>c(H+)>c(OH-) |
B.点b所示溶液中:c(NH4+)=c(Na+)>c(H+)=c(OH-) |
C.点c所示溶液中:c(SO42-)+ c(H+)= c(NH3·H2O )+ c(OH-) |
D.点d所示溶液中:c(SO42-)>c(NH3·H2O )>c(OH-)>c(NH4+) |
常温下,实验室有0.01mol?L-1醋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 (CH3COO-) + c (OH-)=" 0.01" mol?L-1 |
B.与等体积pH = 12的氨水混合后所得溶液显碱性 |
C.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后所得溶液中c (CH3COO-)减小 |
D.与等体积0.01 mol?L-1NaNO3溶液混合后有:c (NO3-) =" c" (CH3COO-)+c (CH3COO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