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分子机器设计和合成”领域有突出成就的三位科学家,其研究对象之一“分子开关”即与大环主体分子苯芳烃、硫或氮杂环杯芳烃等有关。回答下列问题:
(1)对叔丁基杯[4]芳烃(如图Ⅰ所示)可用于ⅢB族元素对应离子的萃取,如La3+、Sc2+。写出基态二价钪离子(Sc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其中电子占据的轨道数为________个。
(2)对叔丁基杯[4]芳烃由4个羟基构成杯底,其中羟基氧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羟基间的相互作用力为________。
(3)不同大小的苯芳烃能识别某些离子,如:、SCN-等。一定条件下,SCN-与MnO2反应可得到(SCN)2,试写出(SCN)2的结构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NH3分子在独立存在时H-N-H键角为106.7°。如图 [Zn(NH3)6]2+离子的部分结构以及H-N-H键角的测量值。解释配合物中H-N-H键角变为109.5°的原因:______。
(5)橙红色的八羰基二钴[Co2(CO)8]的熔点为52℃,可溶于乙醇、乙醚、苯等有机溶剂。该晶体属于________晶体,八羰基二钴在液氨中被金属钠还原成四羰基钴酸钠[NaCo(CO)4],四羧基钴酸钠中含有的化学键为_________________。
(6)已知C60分子结构和C60晶胞示意图(如图Ⅱ、图Ⅲ所示):
则一个C60分子中含有σ键的个数为________,C60晶体密度的计算式为________ g·cm-3。(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答案】1s22s22p63s23p63d1或[Ar]3d1 10 sp3 氢键 N≡C—S—S—C≡N 氨分子与Zn2+形成配合物后,孤对电子与Zn2+成键,原孤对电子与键对电子间的排斥作用变为键对电子间的排斥,排斥减弱,故H-N-H键角变大 分子 离子键、配位键、极性键 90 4×12×60×1030/(a3×NA)
【解析】
(1)Sc是21号元素,根据泡利原理书写其电子排布式;s能级有1个轨道,p能级有3个轨道,d能级只有1个电子,占有1个轨道,据此计算总的轨道数;
(2)依据杂化轨道理论作答;羟基中含电负性较强的O,根据化学键特点回答;
(3)根据等电子体原理分析作答;
(4)键对电子间的排斥作用小于孤对电子与键对电子间的排斥作用,据此作答;
(5)根据给定的物理性质判断晶体类型;
(1)Sc是21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14s2,则Sc2+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或[Ar]3d1;s能级有1个轨道,p能级有3个轨道,d能级只有1个电子,占有1个轨道,因此电子占据的轨道有1+1+3+1+3+1 = 10个,
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1或[Ar]3d1;10;
(2)羟基的中心原子氧原子,有2个σ键,2个孤电子对,其杂化轨道数为2+2 = 4,因此杂化类型是sp3,羟基键通过氢键联系到一起,
故答案为:sp3;氢键;
(3)N3-、SCN-与CO2互为等电子体,因此SCN-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型,(SCN)2的结构式应为N≡C-S-S-C≡N,
故答案为:N≡C-S-S-C≡N;
(4)氨分子与Zn2+形成配合物后,孤对电子与Zn2+成键,原孤对电子与键对电子间的排斥作用变为键对电子间的排斥,排斥减弱,故H-N-H键角变大,
故答案为:氨分子与Zn2+形成配合物后,孤对电子与Zn2+成键,原孤对电子与键对电子间的排斥作用变为键对电子间的排斥,排斥减弱,故H-N-H键角变大;
(5)熔点为52℃,可溶于乙醇、乙醚、苯等有机溶剂,则可知Co2(CO)8属于分子晶体;
NaCo(CO)4内,存在钠离子与Co(CO)4-阴离子,在Co(CO)4-内界有CO与中心钴离子形成配位键,而配体内部C原子与O原子之间存在极性共价键,所以四羧基钴酸钠中含有的化学键为离子键、配位键、极性键,
故答案为:分子;离子键、配位键、极性键;
(4)根据C60分子结构,C60分子中1个碳原子有2个C-C键、1个"C=C",根据均摊法,一个碳原子真正含有的σ键的个数为,即一个C60分子中含有σ键的个数为60× = 90;根据C60晶胞结构,离C60最近的C60上面有4个,中间有4个,下面有4个,即有12个;C60的个数为8×1/8+6×1/2=4,晶胞的质量为 = g,晶胞的体积为(a×10-10)3 = a3×10-30 cm3,根据密度的定义,晶胞的密度计算式为 = 4×12×60×1030/(a3×NA),
故答案为:4×12×60×1030/(a3×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