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2.写出下列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1)17Cl1s22s22p63s23p5
(2)24Cr[Ar]3d54s1
(3)34Se[Ar]3d104s24p4
(4)29Cu[Ar]3d104s1

分析 原子的左下角为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根据能量最低原则、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综合考虑,写出核外电子排布式.

解答 解:(1)Cl所含质子数为17,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7,根据能量最低原则、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5
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5
(2)Cr所含质子数为24,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4,3d能级上的原子轨道处于半满时,能量较低,因此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54s1,故答案为:[Ar]3d54s1
(3)Se所含质子数为34,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4,根据能量最低原则、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写出为[Ar]3d104s24p4
故答案为:[Ar]3d104s24p4
(4)Cu所含质子数为29,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9,3d能级上的原子轨道处于全满时,能量较低,因此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1
故答案为:[Ar]3d104s1

点评 本题考查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的书写,Cr、Cu的电子排布书写为解答的易错点,注意半满为稳定状态,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盐酸、硫酸和硝酸是中学阶段常见的三种强酸.请根据三者与金属铜的反应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向浸泡铜片的稀盐酸中加入H2O2后,铜片溶解,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H2O2+2H+=Cu2++2H2O.
(2)如图1所示,进行铜与浓硫酸的反应:
①B中的实验现象为品红溶液颜色变浅或褪色.
②拆除装置前,不需打开胶塞,就可使装置中残留气体完全被吸收,应当采取的操作是:从D向试管中通入空气.
③若将如图2装置连接在上述装置B之后,其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填序号).
a.能表明I-的还原性强于SO2的现象是E中蓝色溶液褪色
b.装置F的作用是吸收SO2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c.为了验证D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加入用稀盐酸酸化的BaCl2,产生白色沉淀
d.为了验证D中FeCl3完全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
(3)为了探究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主要是NO而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
①设计装置A的目的是:利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排出B管中的氧气,此装置的明显缺陷是无尾气吸收装置.
②若将过量铜粉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当反应完全停止时,共收集到的气体1.12L(标准状况),则该气体的主要成分是:NO、NO2,反应中所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可能为B(填序号).
A.0.1mol    B.0.15mol    C.0.2mol     D.0.25mol.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