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化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 使用LED照明灯属于“低碳生活”方式 | |
B. | 在家用电热水器不锈钢内胆镶嵌镁棒,以防止内胆被腐蚀 | |
C. | 研制高性能的耐磨轮胎,可减少细颗粒物(PM2.5)的产生 | |
D. | 施用适量石灰乳可降低盐碱地(含较多NaCl、Na2CO3)的碱性 |
分析 A.LED照明灯发光效率高,耗电量少;
B.作原电池正极的金属被保护;
C.高性能的耐磨轮胎,可减少细颗粒物的产生;
D.石灰乳为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呈碱性.
解答 解:A.LED照明灯发光效率高,耗电量少,节约能源,属于“低碳生活”方式,故A正确;
B.镁、不锈钢和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镁易失电子作负极,不锈钢为正极,正极金属被保护,故B正确;
C.高性能的耐磨轮胎,可减少细颗粒物的产生,减少空气污染,故C正确;
D.氢氧化钙为碱,盐碱地中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导致盐碱地碱性增强,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知识,涉及到环境的污染与治理、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等,题目难度不大,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2.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 0.1 mol•L-1的NaOH溶液:K+、Na+、SO42-、CO32- | |
B. | 0.1 mol•L-1的Na2CO3溶液:K+、Ba2+、NO3-、Cl- | |
C. | 0.1 mol•L-1FeCl3溶液:K+、NH4+、I-、SCN- | |
D. | 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Na+、K+、CO32-、NO3- |
13.下列物质间的转化涉及的反应类型和反应条件都正确的是( )
选项 | 反应 | 类型 | 反应条件 |
A | ① | 取代反应 | 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加热 |
B | ② | 消去反应 | 浓硫酸、加热至170℃ |
C | ③ | 加成反应 | 催化剂、加热 |
D | ⑤ | 取代反应 | Cu或Ag作催化剂、加热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10.下列有关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石油的分馏和煤的干馏都属于物理变化 | |
B. | 苯、四氯化碳和乙醇可用水加以鉴别 | |
C. | 蔗糖和淀粉在稀硫酸的催化作用下最终水解产物相同 | |
D. | 乙烯和苯分子中都含有碳碳双键,都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
17.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 | 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 | |
B. | 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然后再用稀NaOH溶液冲洗 | |
C. | 酒精着火时可用水扑灭 | |
D. | 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条件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
7.某同学为探究元素和化合物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
(1)将钠、钾、镁、铝各1mol分别投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盐酸中,试预测实验结果:钾与盐酸反应最剧烈;铝与盐酸反应的速率最慢铝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最多.
(2)向Na2S溶液中通入氯气出现黄色浑浊,可证明Cl的非金属性比S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Cl2═S↓+2Cl-.
(3)利用如图装置可验证出三种物质性质的递变规律
①仪器B的名称为锥形瓶,干燥管D的作用为防止倒吸.
②若要证明氧化性:KMnO4>Cl2>I2,则A中加浓盐酸,B中加KMnO4(KMnO4与浓盐酸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C中加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变蓝的现象,即可证明.从环境保护的观点考虑,此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可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
③此装置还能验证哪些物质的性质的递变性,请在下表格中填写一组物质并得出实验结论.
(1)将钠、钾、镁、铝各1mol分别投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盐酸中,试预测实验结果:钾与盐酸反应最剧烈;铝与盐酸反应的速率最慢铝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最多.
(2)向Na2S溶液中通入氯气出现黄色浑浊,可证明Cl的非金属性比S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Cl2═S↓+2Cl-.
(3)利用如图装置可验证出三种物质性质的递变规律
①仪器B的名称为锥形瓶,干燥管D的作用为防止倒吸.
②若要证明氧化性:KMnO4>Cl2>I2,则A中加浓盐酸,B中加KMnO4(KMnO4与浓盐酸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C中加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变蓝的现象,即可证明.从环境保护的观点考虑,此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可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
③此装置还能验证哪些物质的性质的递变性,请在下表格中填写一组物质并得出实验结论.
A中加入物质 | B中加入物质 | C中加入物质 | 实验结论 |
稀硫酸或盐酸 | 碳酸钠(或碳酸盐) | 硅酸钠溶液 | 酸性:盐酸>碳酸>硅酸 |
氢氧化钠溶液(强碱溶液) | 氯化铵(或铵盐) | 氯化铜溶液(难溶碱的可溶性盐溶液) | 碱性:氢氧化钠>一水合氨>氢氧化铜 |
14.下列物质中不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
A. | 蛋白质 | B. | 蔗糖 | C. | 葡萄糖 | D. | 淀粉 |
11.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常温下PH小于7的是( )
A. | NaCl | B. | CH3COONa | C. | NH4Cl | D. | NaHCO3 |
12.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利原理来解释的是( )
A. | 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 |
B. | 合成氨工业选择高温(合成氨反应为放热反应) | |
C. | 增大压强,有利于SO2和O2反应生成SO3 | |
D. | 在Fe3++3SCN-?Fe(SCN)3反应达平衡时,增加KSCN的浓度,体系颜色变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