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8.某温度时,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试填写下列空白:(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X+Y?2Z;
(2)从开始至2min,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5mol/(L.min);
(3)若X、Y、Z均为气体,反应达平衡时:此时体系的压强是开始时的0.9倍.
分析 根据图象知,随着反应进行,X、Y的物质的量减少而Z物质的量增大,说明X、Y是反应物而Z是生成物,
(1)达到平衡状态时,参加反应的△n(X)=(1.0-0.7)mol=0.3mol、△n(Y)=(1.0-0.9)mol=0.1mol、△n(Z)=(0.2-0)mol=0.2mol,同一反应中同一时间段内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所以X、Y、Z的计量数之比=0.3mol:0.1mol:0.2mol=3:1:2,据此书写方程式;
(2)Z的平均反应速率=$\frac{\frac{△n}{V}}{△t}$;
(3)恒温恒容条件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压强之比.
解答 解:根据图象知,随着反应进行,X、Y的物质的量减少而Z物质的量增大,说明X、Y是反应物而Z是生成物,
(1)达到平衡状态时,参加反应的△n(X)=(1.0-0.7)mol=0.3mol、△n(Y)=(1.0-0.9)mol=0.1mol、△n(Z)=(0.2-0)mol=0.2mol,同一反应中同一时间段内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所以X、Y、Z的计量数之比=0.3mol:0.1mol:0.2mol=3:1:2,所以该反应方程式为3X+Y?2Z,
故答案为:3X+Y?2Z;
(2)Z的平均反应速率=$\frac{\frac{△n}{V}}{△t}$=$\frac{\frac{0.2}{2}}{2}$=0.05mol/(L.min),故答案为:0.05mol/(L.min);
(3)根据图象知,未反应时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1.0+1.0)mol=2.0mol,平衡状态混合气体物质的量=(0.9+0.7+0.2)mol=1.8mol,恒温恒容条件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压强之比,所以平衡状态体系压强是开始时的$\frac{1.8mol}{2.0mol}$=0.9倍,
故答案为:0.9.
点评 本题考查图象分析,侧重考查学生分析及计算能力,明确曲线变化趋势含义、物质的量变化量与其计量数的关系即可解答,难点是(3)题计算,题目难度中等.
A. | 消去-加成-取代 | B. | 取代-消去-加成 | C. | 消去-取代-加成 | D. | 加成-消去-取代 |
A. | 两溶液中都存在:c(H+)=c(CH3COO-)+c(OH-) | |
B. | 两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分别是1.0×10-11mol/L和1.0×10-9mol/L | |
C. | 两溶液中分别加入蒸馏水稀释100倍时,溶液的c(H+)之比大于100:1 | |
D. | 等体积的两溶液分别与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完全发生中和反应时,所需的NaOH溶液体积比为1:100 |
(1)请在下列表格中用实线画出短周期主族元素的边界.
(3)化合物甲的结构式为,物质丙的电子式为;
(4)元素B和D组成的化合物丁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之一,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丁的形成过程:;
(5)元素D的简单离子与元素E的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关系是O2->Al3+(用离子符号表示);
(6)B、C、F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有强到弱的顺序是HClO4>HNO3>H2CO3(用化学式表示);
(7)写出元素E的最高价氧化物与元素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2O3+6H+=2Al3++3H2O.
A. | 用蒸馏的方法来分离甲苯、溴苯和辛烷的混合物 | |
B. | 催化裂化不仅可以提高汽油的产量而且可以提高汽油质量 | |
C. | 裂化汽油可使溴水褪色 | |
D. | 裂解的目的是获得乙烯、丙烯、丁二烯等短链不饱和烃 |
A. | 2 | B. | 3 | C. | 4 | D. | 5 |
A. | H278Se的稳定性比H2S稳定性强 | |
B. | ${\;}_{34}^{78}$Se和${\;}_{34}^{80}$Se互为同素异形体 | |
C. | ${\;}_{34}^{78}$Se和${\;}_{34}^{80}$Se组成的气态物质属于化合物 | |
D. | ${\;}_{34}^{78}$Se和${\;}_{34}^{80}$Se互为同位素,分别含有44和46个中子 |
A. | 乙醇 | B. | 乙二醇 | ||
C. | 2,2-二甲基-1-丙醇 | D. | 2-丙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