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研究NO2、SO2 、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1)NO2可用水吸收,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利用反应6NO2+ 8NH37N2+12 H2O也可处理NO2。当转移1.2mol电子时,消耗的NO2在标准状况下是 L。
(2)已知:2SO2(g)+O2(g)2SO3(g) ΔH="-196.6" kJ·mol-1
2NO(g)+O2(g)2NO2(g) ΔH="-113.0" kJ·mol
则反应NO2(g)+SO2(g)SO3(g)+NO(g)的ΔH= kJ·mol-1。
一定条件下,将NO2与SO2以体积比1:2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c.SO3和N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d.每消耗1 mol SO3的同时生成1 molNO2
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
(3)CO可用于合成甲醇,反应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该反应ΔH 0(填“>”或“ <”)。实际生产条件控制在250℃、1.3×104kPa左右,选择此压强的理由是 。
(16分)(除注明的3分外,其余每空2分,共16分)
(1)3NO2+H2O=NO+2HNO3(3分);6.72
(2)-41.8;b; K=c(SO3).c(NO)/c(NO2).c(SO2) (3分)
(3)< 在1.3×104kPa下,CO的转化率已经很高,如果增加压强CO的转化率提高不大,而生产成本增加,得不偿失。
解析试题分析:(1)NO2用水吸收,反应方式为:3NO2+H2O=NO+2HNO3;在6NO2+ 8NH37N2+12 H2O反应中,NO2 化合价由+4→0,得到4e-,现在转移1.2mole-,即NO2 得到1.2mole-,所以n(NO2 )=1.2mol/4=0.3mol,所以标况下V(NO2)=0.3mol×22.4L/mol=6.72L。
(2)反应NO2(g)+SO2(g)SO3(g)+NO(g)可以由已知方程式(①+②)/2得到,所以ΔH=(ΔH1+ΔH2)/2=-41.8kJ·mol;该反应前后气体系数不变,所以反应前后压强始终不变,压强不变不能判断达平衡,a错误;反应物NO2 呈红棕色,随着反应进行NO2 不断变化,颜色不断变化,当不变时,NO2 浓度不变可以说明达到平衡,b正确;生成物SO3:NO始终等于1:1,所以体积比不随反应而改变,不能判定达平衡,c错误;每消耗1 mol SO3的同时生成1 molNO2 都是逆反应速率,不能判定达平衡,d错误;所以应该选b。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SO3).c(NO)/c(NO2).c(SO2)。
(3)由图像可知,压强相同时,温度越大,CO的平衡转化率越小,所以升温对正反应不利,正反应是个放热反应,ΔH<0;再由图像可知,当温度为250℃压强为1.3×104kPa左右时,CO的平衡转化率已经很高,再增大压强,转化率增大不多,所以没必要再加压增大成本了。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反应原理知识。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某实验小组用0.50 mol·L-1 NaOH溶液和0.50 mol·L-1硫酸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
Ⅰ.配制0.50 mol·L-1 NaOH溶液
(1)若实验中大约要使用245 mL NaOH溶液,至少需要称量NaOH固体 g。
(2)从下图中选择称量NaOH固体所需要的仪器是(填字母): 。
名称 | 托盘天平 (带砝码) | 小烧杯 | 坩埚钳 | 玻璃棒 | 药匙 | 量筒 |
仪器 | ![]() | ![]() | ![]() | ![]() | ![]() | ![]() |
序号 | a | b | c | d | e | f |
![](http://thumb.zyjl.cn/pic5/tikupic/88/c/kebuv1.jpg)
(1)写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为57.3 kJ·mol-1) 。
(2)取50 mL NaOH溶液和30 mL硫酸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温度 实验次数 | 起始温度t1/℃ | 终止温度t2/℃ | 温度差 平均值 (t2-t1)/℃ | ||
H2SO4 | NaOH | 平均值 | |||
1 | 26.2 | 26.0 | 26.1 | 29.6 | |
2 | 27.0 | 27.4 | 27.2 | 31.2 | |
3 | 25.9 | 25.9 | 25.9 | 29.8 | |
4 | 26.4 | 26.2 | 26.3 | 30.4 | |
①上表中的温度差平均值为 ℃
②近似认为0.50 mol·L-1 NaOH溶液和0.50 mol·L-1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 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 J·(g·℃)-1。则中和热ΔH= (取小数点后一位)。
③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 kJ·mol-1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 。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
废旧印刷电路板的回收利用可实现资源再生,并减少污染。废旧印刷电路板经粉碎分离,能得到非金属粉末和金属粉末。
(1)下列处理印刷电路板非金属粉末的方法中,不符合环境保护理念的是 (填字母)。
A.热裂解形成燃油 | B.露天焚烧 | C.作为有机复合建筑材料的原料 | D.直接填埋 |
Cu(s)+2H+(aq)=Cu2+(aq)+H2(g) △H=64.39kJ·mol-1
2H2O2(l)=2H2O(l)+O2(g) △H=-196.46kJ·mol-1
H2(g)+1/2O2(g)=H2O(l) △H=-285.84kJ·mol-1
![](http://thumb.zyjl.cn/pic5/tikupic/a7/a/igo7l1.jpg)
在 H2SO4溶液中Cu与H2O2反应生成Cu2+和H2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3)控制其他条件相同,印刷电路板的金属粉末用10℅H2O2和3.0mol·L-1H2SO4的混合溶液处理,测得不同温度下铜的平均溶解速率(见下表)。
温度(℃)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铜平均溶解速率(×10-3 mol·L-1·min-1) | 7.34 | 8.01 | 9.25 | 7.98 | 7.24 | 6.73 | 5.76 |
当温度高于40℃时,铜的平均溶解速率随着反应温度升高而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
(4)在提纯后的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2SO3和NaCl溶液,加热,生成CuCl沉淀。制备CuCl的离子方程式是 。
(5) 已知相同条件下:
4Ca5(PO4)3F(s)+3SiO2(s)=6Ca3(PO4)2(s)+2CaSiO3(s)+SiF4(g) ;△H1
2Ca3(PO4)2(s)+10C(s)=P4(g)+6CaO(s)+10CO(g);△H2
SiO2(s)+CaO(s)=CaSiO3(s) ;△H3
4Ca5(PO4)3F(s)+21SiO2(s)+30C(s)=3P4(g)+20CaSiO3(s)+30CO(g)+SiF4(g) ;
![](http://thumb.zyjl.cn/pic5/tikupic/7c/d/dolhf3.png)
![](http://thumb.zyjl.cn/pic5/tikupic/01/a/ple04.png)
用△H1、△H2和△H3表示
![](http://thumb.zyjl.cn/pic5/tikupic/7c/d/dolhf3.png)
![](http://thumb.zyjl.cn/pic5/tikupic/7c/d/dolhf3.png)
(6)已知1 g FeS2(s)完全燃烧生成放出7.1 kJ热量,FeS2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