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9.下列有关钠、镁、铝、铁的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Na与O2加热时反应生成Na2O2 | |
B. | 向镁与热水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为红色 | |
C. | 日常用的铝制品表面总是覆盖着保护膜,起着保护内部金属的作用 | |
D. | 铁能与水蒸气能反应,生成Fe2O3和H2 |
分析 A.Na与氧气的反应与反应条件有关;
B.镁与热水反应后生成氢氧化镁;
C.氧化铝为致密的结构;
D.铁能与水蒸气能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
解答 解:A.Na与氧气的反应与反应条件有关,常温下生成氧化钠,加热下反应生成Na2O2,故A正确;
B.镁与热水反应后生成氢氧化镁,溶液显碱性,则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为红色,故B正确;
C.氧化铝为致密的结构,则日常用的铝制品表面总是覆盖着保护膜,起着保护内部金属的作用,故C正确;
D.铁能与水蒸气能反应,生成Fe3O4和H2,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金属及化合物的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9.某有机物结构如图,有关该有机物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该有机物难溶于水 | |
B. | 该物质能与溴水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沉淀 | |
C. | 该分子中至少有12个原子共平面 | |
D. | 1 mol该物质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放出3mol H2 |
20.在一定温度下体积固定的容器中,可以充分说明可逆反应A(g)+3B(g)?3C(g)+2D(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 | 混合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 |
B. | 反应器内A、B、C、D物质的量比为1:3:3:2 | |
C. | 容器内密度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 |
D. | 生成 1mol A同时有3 mol C被消耗 |
17.下列变化中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
A. | Cl-→Cl2 | B. | Fe3+→Fe2+ | C. | O2→O3 | D. | CuO→Cu |
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金属钠跟NaHSO4溶液反应:2Na+2H+═2Na++H2↑ | |
B. | 铝粉溶于NaOH溶液中:Al+2OH-=AlO2-+H2↑ | |
C. | 用饱和FeCl3溶液制备Fe(OH)3胶体:Fe3++3H2O$\frac{\underline{\;\;△\;\;}}{\;}$Fe(OH)3↓+3H+ | |
D. | 向K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溶液呈中性:H++SO42-+Ba2++OH-=H2O+BaSO4↓ |
1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 铜片加入稀盐酸中:Cu+2H+=Cu2++H2↑ | |
B. | 盐酸滴加在石灰石上:CO32-+2H+=H2O+CO2↑ | |
C. | 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混合:Ba2++SO42-+H++OH-=BaSO4↓+H2O | |
D. | 硫酸铜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Ba2++SO42-=BaSO4↓ |
1.下列混合物能用过滤法分离的是( )
A. | Fe(OH)3胶体中混有NaCl溶液 | B. | 食盐与烧碱的混合溶液 | ||
C. | 混有泥沙的食盐溶液 | D. | I2的四氯化碳溶液 |
18.下面是某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国表文字(I为碘元素符号).由此,你得到的信息和做出的推测是( )
配料表
配料表
氯化钠(NaCl) | ≥98.0%(以NaCl计) |
碘酸钾(KIO3) | (35±15)mg/Kg(以I计) |
A. | 此食盐是纯净物 | |
B. | “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碘单质 | |
C. | 1Kg此食盐中含碘酸钾(35±15)mg | |
D. | “菜未烧熟不宜加入加碘盐”的原因可能是碘酸钾受热不稳定 |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乙二醇和丙三醇含有相同的官能团,属于同系物关系 | |
B. | 苯、甲苯、硝基苯都含有苯环,既属于芳香烃又都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 |
C. | 分子式为C4H8的有机物可能存在4个C-C单键 | |
D. | 分子式为C2H6O的红外光谱图上发现有C-H键和C-O键的振动吸收,由此可以初步推测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2H5-O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