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某研究小组将一定质量的镁铝合金材料投入200mL硫酸中,固体全部溶解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n(mol)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V(mL)的变化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合金材料中,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4
3:4

(2)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5mol/L
2.5mol/L

(3)另取相同质量的该合金材料与7.8gNa2O2一起投入足量的H2O中,最终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7.84L
7.84L
分析:(1)根据图象知,n[Mg(OH)2]为0.15mol,n[Mg(OH)2]+n[Al(OH)3]=0.35mol,则n[Al(OH)3]=0.2mol,根据原子守恒计算镁和铝的物质的量之比;
(2)当沉淀最大时,镁离子和铝离子全部转化为Mg(OH)2、Al(OH)3,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根据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计算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3)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氧气,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气,根据过氧化钠、铝的量计算生成气体的体积.
解答:解:(1)根据图象知,当加入240mLNaOH时,未溶解的固体就是氢氧化镁,则n[Mg(OH)2]为0.15mol,沉淀最多时,沉淀为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n[Mg(OH)2]+n[Al(OH)3]=0.35mol,则n[Al(OH)3]=0.2mol,根据原子守恒得,n(Mg)=n[Mg(OH)2]=0.15mol,n(Al)=n[Al(OH)3]=0.2mol,
所以镁和铝的物质的量之比=0.15mol:0.2mol=3:4,
故答案为:3:4;
(2)氢氧化钠溶液体积200-240mL时,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铝反应Al(OH)3+NaOH=NaAlO2+2H2O,根据方程式知,C(NaOH)=
0.2mol
(0.24-0.2)L
=5mol/L,
当沉淀最大时,镁离子和铝离子全部转化为Mg(OH)2、Al(OH)3,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
根据硫酸钠的化学式得
1
2
n(NaOH)=n(H2SO4),所以c(H2SO4)=
1
2
(5mol/L×0.2L)
0.2L
=2.5mol/L,
故答案为:2.5mol/L;
(3)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氧气和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根据方程式知,生成n(NaOH)=
7.8g
78g/mol
2
×4
=0.4mol,生成氧气体积=
7.8g
78g/mol
2
×1×22.4L/mol
=1.12L,
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气,反应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根据方程式知,0.2mol完全溶解需要n(NaOH)=0.2mol<0.4mol,所以氢氧化钠过量,则生成氢气体积=
0.2mol
2
×3×22.4L/mol
=6.72L,
所以生成气体体积=1.12L+6.72L=7.84L,
故答案为:7.84L.
点评:本题考查了镁铝混合物的有关计算,根据图象分析,明确图象中各个拐点溶液中的溶质是解本题关键,注意(3)中要进行过量计算,很多同学不进行过量计算而导致错误,难度较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10?南京二模)烟气脱硫电控制二氧化硫污染的主要技术手段.
(1)利用海水脱硫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其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某研究小组为探究提高含硫烟气中SO2的吸收效率的措施,进行了天然海水吸收含硫烟气的模拟实验,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

①根据图示实验结果,为了提高一定浓度含硫烟气中SO2的吸收效率,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ABD
ABD

A.降低通入含硫烟气的温度;B.减小通入含硫烟气的流速
C.减少天然海水的进入量;D.在天然海水中加入生石灰
②天然海水吸收了含硫烟气后会溶有H2SO3,使用空气中的氧气将其氧化,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H2SO3+O2=2H2SO4
2H2SO3+O2=2H2SO4

③该小组采用图2装置在实验室测定烟气中SO2的体积分数(假设实验在标准状况下进行):上述装置组装连接的顺序是:原料气→
cdbae
cdbae
(填a、b、c、d、e).下列试剂中(浓度、体积一定),可以用来代替试管中的碘-淀粉溶液的是
AC
AC
(填编号).
A.酸性KMnO4溶液;B.NaOH溶液;C.溴水;D.氨水
(2)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技术的工作原理是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浆液中的碳酸钙以及鼓入的空气反应生成石膏(CaSO4?2H2O).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aCO3+2SO2+O2+4H2O═2(CaSO4?2H2O)+2CO2
2CaCO3+2SO2+O2+4H2O═2(CaSO4?2H2O)+2CO2
.某电厂用煤300吨(煤中含硫质量分数为2.5%),若燃烧时煤中的硫全部转化成二氧化硫,用石膏湿法烟气脱硫中有96%的硫转化为石膏,则可生产石膏
38.7
38.7
吨.
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探究氨基甲酸铵(NH2COONH4)分解反应平衡常数和水解反应速率的测定.
(1)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2NH3(g)+CO2(g).
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的平衡数据列于下表:
温度(℃) 15.0 20.0 25.0 30.0 35.0
平衡总压强(kPa) 5.7 8.3 12.0 17.1 24.0
平衡气体总浓度(×10-3mol/L) 2.4 3.4 4.8 6.8 9.4
①可以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是
BC
BC
(两个选项).
A.2v(NH3)=v(CO2)     B.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
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
②根据表中数据,计算25.0℃时的分解平衡常数为
1.6×10-8
1.6×10-8
(保留2位有效数字).
③取一定量的氨基甲酸铵固体放在一个带活塞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在25℃下达到分解平衡.若在恒温下压缩容器至一定体积,达新平衡后,氨基甲酸铵固体的质量比原平衡
增加
增加
(填“大”、“小”或“相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比原平衡
(填“大”、“小”或“相同”).
④氨基甲酸铵分解反应的焓变△H
0,熵变△S
0(填>、<或=).
(2)已知:NH2COONH4+2H2O?NH4HCO3+NH3?H2O.该小组分别用三份不同初始浓度的氨基甲酸铵溶液测定水解反应速率,得到c(NH2COO-)随时间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⑤计算25℃时,0~6min氨基甲酸铵水解反应的平均速率
0.05mol/(L?min)
0.05mol/(L?min)

⑥根据图中信息,如何说明水解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25℃反应物起始浓度较小,但0~6min的平均反应速率(曲线的斜率)仍比15℃大.
25℃反应物起始浓度较小,但0~6min的平均反应速率(曲线的斜率)仍比15℃大.
碳捕捉和储存技术是指通过碳捕捉技术,将工业和有关能源产业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分离出来再利用。在我国已经能够对捕捉到的二氧化碳进行净化,然后用于保鲜,或制造干冰,或将二氧化碳注入衰竭的油层以提高油田采收率或利用二氧化碳培养海藻和合成有机物等。
(1)下列捕获二氧化碳的反应中,其原子利用率不能达到100%的是_________。
a.CO2+CaOCaCO3
b.K2CO3+CO2+H2O=2KHCO3
c.2Mg+CO22MgO+C
(2)用二氧化碳合成烃,需要提供辅助原料氢气,下列制取氢气的方法中可行且能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的是_________
a.用太阳能光解海水制氢
b.利用天然气与水高温催化制氢
c.利用活泼金属与海水反应制氢
d.利用核反应堆多余的电能电解海水制氢
(3)CO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燃料甲醇:CO(g)+2H2(g)CH3OH(g)。某研究小组将2 mol
CO和4 mol H2置于一体积不变的1L密闭容器中,测定不同时间段内H2的转化率,得到如下数据:
根据以上信息作出的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______。
a.反应在4.5 h时混合气体的密度和相对分子质量均比2h时的大
b.反应在5.5 h时,v正(H2)=2v逆(CH3OH)
c.在此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约为1. 62
d.若其他条件不变,将CO的物质的量改为10 mol,则可得64 g甲醇
(4)某文献报道:在300℃、30 MPa条件下,以Fe、CoCl2作催化剂,CO2和H2反应生成丁烷和戊烷。
①假定在一实验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2和H2,加入催化剂,若CO2和H2转化率均为100%,产物只有丁烷和戊烷,n(H2)/n(CO2)=a,则a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
②据问题①,今有标准状况下的CO2 448 L,n(丁烷)/n(戊烷)=x,消耗H2的物质的量为y,则y=_____ (用x表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