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如图中A~J分别代表相关反应的一种物质,图中有部分生成物未标出.

已知:A分解得到等物质的量的B、C、D.
(1)A的化学式NH4HCO3,B的结构式O=C=O.
(2)写出反应①的实验现象:镁条燃烧,发光发热,产生黑色和白色固体.
(3)写出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NH4++HCO3-+2OH-$\frac{\underline{\;\;△\;\;}}{\;}$NH3↑+CO32-+2H2O.
(4)写出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C+4HNO3(浓) $\frac{\underline{\;\;△\;\;}}{\;}$CO2↑+4NO2↑+2H2O.
(5)常温常压下测得,1mol D发生反应②时,放出a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4NH3(g)+5O2(g)=4NO(g)+6H2O(l)△H=-4a kJ/mol.
(6)实验室检验气体D的常用方法及现象是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分析 A受热能分解得到等物质的量的B、C、D,且A与碱反应生成D,则A为酸式盐或铵盐,C能和过氧化钠反应,则C为水或二氧化碳,镁条能在B中燃烧,则B为二氧化碳或氧气,因为A受热分解生成B、C、D,则B为二氧化碳,C为水,水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NaOH和O2,D能在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生成H,则D是NH3,G是O2,H是NO,I是NO2,J是HNO3,镁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化镁和碳,碳和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氮和水,则E是MgO,F是C,通过以上分析知,A为NH4HCO3,据此答题.

解答 解:A受热能分解得到等物质的量的B、C、D,且A与碱反应生成D,则A为酸式盐或铵盐,C能和过氧化钠反应,则C为水或二氧化碳,镁条能在B中燃烧,则B为二氧化碳或氧气,因为A受热分解生成B、C、D,则B为二氧化碳,C为水,水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NaOH和O2,D能在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生成H,则D是NH3,G是O2,H是NO,I是NO2,J是HNO3,镁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化镁和碳,碳和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氮和水,则E是MgO,F是C,通过以上分析知,A为NH4HCO3
(1)A的化学式:NH4HCO3,B的结构式为O=C=O,
故答案为:NH4HCO3;O=C=O;
(2)反应①的实验现象:镁条燃烧,发光发热,产生黑色和白色固体,
故答案为:镁条燃烧,发光发热,产生黑色和白色固体;
(3)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NH4++HCO3-+2OH-$\frac{\underline{\;\;△\;\;}}{\;}$NH3↑+CO32-+2H2O,
故答案为:NH4++HCO3-+2OH-$\frac{\underline{\;\;△\;\;}}{\;}$NH3↑+CO32-+2H2O;
(4)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C+4HNO3(浓) $\frac{\underline{\;\;△\;\;}}{\;}$CO2↑+4NO2↑+2H2O,
故答案为:C+4HNO3(浓) $\frac{\underline{\;\;△\;\;}}{\;}$CO2↑+4NO2↑+2H2O;
(5)常温常压下测得,1mol NH3发生反应②时,放出a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4NH3(g)+5O2(g)=4NO(g)+6H2O(l)△H=-4a kJ/mol,
故答案为:4NH3(g)+5O2(g)=4NO(g)+6H2O(l)△H=-4a kJ/mol;
(6)实验室检验气体NH3的常用方法及现象是: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故答案为: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点评 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基本属于猜测验证型推断,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元素化合物中等,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0.锌是一种常用金属,冶炼方法有火法和湿法.
Ⅰ.镓(Ga)是火法冶炼锌过程中的副产品,镓与铝同主族且相邻,化学性质与铝相似.氮化镓(GaN)是制造LED的重要材料,被誉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
(1)Ga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第四周期第ⅢA族.
(2)GaN可由Ga和NH3在高温条件下合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Ga+2NH3$\frac{\underline{\;高温\;}}{\;}$2GaN+3H2
(3)下列有关镓和镓的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CD(填字母序号).
A.一定条件下,Ga可溶于盐酸和氢氧化钠
B.常温下,Ga可与水剧烈反应放出氢气
C.Ga2O3可由Ga(OH)3受热分解得到
D.一定条件下,Ga2O3可与NaOH反应生成盐
Ⅱ.工业上利用锌焙砂(主要含Zn0、ZnFe2O4,还含有少量CaO、FeO、CuO、NiO等氧化物)湿法制取金属锌的流程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Fe的活泼性强于Ni
(4)ZnFe2O4可以写成ZnO•Fe2O3,写出ZnFe2O4与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nFe2O4+4H2SO4═ZnSO4+Fe2(SO43+4H2O.
(5)净化I操作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将溶液中少量的Fe2+氧化;第二步是控制溶液pH,只使Fe3+转化为Fe(OH)3沉淀.净化I生成的沉淀中还含有溶液中的悬浮杂质,溶液中的悬浮杂质被共同沉淀的原因是Fe(OH)3胶粒具有吸附性.
(6)净化II中加入Zn的目的是使Cu2+、Ni2+转化为Cu、Ni而除去.
Ⅲ.(7)某化学课外小组拟用废旧电池锌皮(含杂质铁),结合图2信息从提供的试剂中选取适当试剂,制取纯净的ZnSO4•7H2O.
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锌片完全溶于稍过量的3mol•L-1稀硫酸,加入A(选填字母,下同);
A.30%H2O2      B.新制氯水C.FeCl3溶液D.KSCN溶液
②加入C;
A.纯锌粉B.纯碳酸钙粉末   C.纯ZnO粉末   D.3mol•L-1稀硫酸
③加热到60℃左右并不断搅拌;
④趁热过滤得ZnSO4溶液,再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其中步骤③加热的主要目的是促进Fe3+水解转化为沉淀,并使过量的H2O2分解除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