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我国科学家借助自主研制的新型钨钴铁合金催化剂攻克了单壁碳纳米管结构的可控制备难题。海底金属软泥是在海底覆盖着的一层红棕色沉积物,蕴藏着大量的金属资源,含有钨、铁、锰、锌、钴等。
(1)基态钴原子的核外未成对电子数为__________。单壁碳纳米管可看作石墨烯沿一定方向卷曲而成的空心圆柱体,其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
(2)纳米结构氧化钴可在室温下将甲硫醛(CH2S)完全催化氧化,甲醛分子属____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其中心原子的VSEPR构型为__________。
(3)六羰基钨[W(CO)6]的熔点为172℃,是一种重要的无机金属配合物,可溶于多数有机溶剂。三种组成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配体CO中与W形成配位键的原子是C而不是O,原因是 ____________。
(4)多原子分子中各原子若在同一平面内,且有相互平行的p轨道,则p电子可在多个原子间运动,形成“离域π键”。下列物质中存在“离域π键”的是 ____________(填字母)。
A.苯 B.二氧化硫 C.四氯化碳 D.环己烷
(5) Fe2+、Fe3+能与CN-形成络离子,其晶胞结构如图1所示。该离子可形成铁蓝钾盐,该钾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6)图2是从铁氧体离子晶体Fe3O4中取出的能体现其晶体结构的一个立方体,该立方体是不是Fe3O4的晶胞__________(填“是”或“否”);立方体中铁离子处于氧离子围成的 _________(填空间结构)空隙;根据上图计算Fe3O4晶体的密度为 ________gcm-3。(图中a=0.42nm,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3 sp2 极性 平面三角形 O>C>W C原子半径比O大,电负性小,对孤对电子吸引较弱,所以C原子更易提供孤对电子,更容易形成配位键 AB KFe2(CN)6 是 正八面体 5.2
【解析】
(1)Co元素是27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74s2;
(2)根据价层电子互斥理论确定分子构型;
(3)同周期主族元素自左而右电负性增大,一般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在六羰基钨中,W是中心原子,CO是配体,由于C原子半径比O大,电负性小,对孤对电子的吸引力较弱,更容易形成配位键;
(4)多原子分子中各原子若在同一平面内,且有相互平行的p轨道,则p电子可在多个原子间运动,形成“离域π键”,
A.苯分子中的苯环上的C原子可以形成“离域π键”,其“离域π键”为;
B.二氧化硫分子中的中心原子S与两个O原子中有相互平行的p轨道,可以形成“离域π键”,其“离域π键”为;
C.四氯化碳分子中只存在σ键,不存在π键;
D.环己烷分子中只存在σ键,不存在π键;
(5)根据图1离子晶胞结构分析,Fe2+、Fe3+能与CN-络合后形成的离子为[(CN)3-;
(6)根据晶胞粒子的排布,确定晶胞中微粒的个数,根据ρ=计算。
(1)Co元素是27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74s2,3d上有3个成对电子;碳原子形成3个C-C键,没有孤电子对,杂化轨道为3,碳原子杂化方式为:sp2;
(2)甲醛分子中C原子形成3个σ键,没有孤电子对,价层电子对数=3+0=3,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属于极性分子;
(3)同周期主族元素自左而右电负性增大,一般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故电负性:O>C>W;在六羰基钨[W(CO)6]分子中,W是中心原子,CO是配体,由于C原子半径比O大,电负性小,对孤对电子的吸引力较弱,更容易形成配位键,所以配体CO中与W形成配位的原子是C而不是O;
(4)多原子分子中各原子若在同一平面内,且有相互平行的p轨道,则p电子可在多个原子间运动,形成“离域π键”,
A.苯分子中的苯环上的C原子可以形成“离域π键”,其“离域π键”为,A正确;
B.二氧化硫分子中的中心原子S与两个O原子中有相互平行的p轨道,可以形成“离域π键”,其“离域π键”为,B正确;
C.四氯化碳分子中只存在σ键,不存在π键,C错误;
D.环己烷分子中只存在σ键,不存在π键,D错误;
故答案为:AB;
(5)根据图1离子晶胞结构分析,Fe2+、Fe3+能与CN-络合后形成的离子为[(CN)3-,所以该离子形成的钾盐的化学式为K0.5[(CN)3],即KFe2(CN)6;
(6)根据晶胞粒子的排布,该立方体是Fe3O4的晶胞,立方体中Fe3+
【题目】现有六种元素,其中A、B、C、D、E为短周期主要族元素,F为第四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请根据下列相关信息,回答问题。
A元素形成的物质种类繁多,其形成的一种固体单质工业上常用作切割工具 |
B元素原子的核外p电子数比s电子数少1 |
C元素基态原子p轨道有两个未成对电子 |
D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分别是: Ⅰ1=738kJ·mol-1;Ⅰ2=1451kJ·mol-1;Ⅰ3=7733kJ·mol-1;Ⅰ4=10540kJ·mol-1; |
E原子核外所有p轨道全满或半满 |
F在周期表的第8纵列 |
(1)某同学根据上述信息,推断A基态原子的核外最子排布为了,该同学所画的电子排布图违背了___________。
(2)B元素的电负性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C元素的电负性。
(3)C与D形成的化合物所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_____。
(4)E基态原子中能量最高的电子,其电子云在空间有__________个方向。
(5)下列关于F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b.
c. d.
(6)基态F3+离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过量单质F与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稀溶液完全反应,生成BC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7)元素铜与镍的第二电离能分别为:ICu=1959kJ·mol-1,INi=1753kJ·mol-1,ICu>INi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为了调查当地某一湖泊的水质污染情况,在注入湖泊的3个主要水源的入口处采集水样,并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如下实验信息:其中一处水源含有A、B两种物质,一处含有C、D两种物质,一处含有E物质,A、B、C、D、E为五种常见化合物,均由下表中的离子形成:
阳离子 | K+ Na+ Cu2+ Al3+ |
阴离子 | SO42- HCO3- NO3- OH- |
为了鉴别上述化合物。分别完成以下实验,其结果是:
①将它们溶于水后,D为蓝色溶液,其他均为无色溶液;
②将E溶液滴入到C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沉淀溶解;
③进行焰色反应,只有B、C为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④在各溶液中加入硝酸钡溶液,再加过量稀硝酸,A中放出无色气体,C、D中都能产生白色沉淀:
⑤将B、D两溶液混合,未见沉淀或气体生成。
根据上述实验填空:
(1)写出C、D、的化学式:C_______,D______。
(2)将含1 mol A的溶液与含l mol E的溶液反应后蒸干,仅得到一种化合物,请写出A与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在A溶液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C常用作净水剂,用离子方程式和适当文字说明其净水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向含溶质0.5 mol的C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生成沉淀质量最大为__________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