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绿色化学实验”进课堂,某化学教师为“氯气与金属钠反应”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与操作以替代相关的课本实验操作:先给钠预热,到钠熔融成圆球时,撤火,通入氯气,即可见钠着火燃烧,并产生大量白烟。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钠着火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并生成大量白烟
B.管中部塞一团浸有NaOH溶液的棉球是用于吸收过量的氯气,以免其污染空气
C.管右端浸有淀粉KI溶液的棉球颜色变化可判断氯气是否被碱液完全吸收
D.实验过程中氯元素原子并不都是被还原
【答案】A
【解析】
A.钠着火燃烧产生黄色火焰,反应生成NaCl,反应时有大量白烟,故A错误;
B.氯气有毒,不能排放到空气中,氯气易与NaOH溶液反应而被吸收,故B正确;
C.氯气有强氧化性,能与KI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碘,当浸有淀粉KI溶液的棉球未变色,表明氯气已被碱液完全吸收,故C正确;
D.Cl2溶于NaOH生成NaClO和NaCl,氯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题目】为探究Na与CO2反应的产物,某化学兴趣小组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己知:CO+2Ag(NH3)2OH=2Ag↓+ (NH4)2CO3+2NH3
回答下列问题:
(1)B中的溶液为______________。
(2)先称量硬质玻璃管的质量为ml g,将样品装入硬质玻璃管中,称得样品和硬质玻璃管的总质量是m2 g。再进行下列实验操作,其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填标号);重复上述操作步骤,直至硬质玻璃管恒重,称得质量为m3 g。
a.点燃酒精灯,加热 b.熄灭酒精灯 c.称量硬质玻璃管
d.打开K1和K2,通入CO2至E中出现浑浊 e.关闭K1和K2 f.冷却到室温
(3)加热硬质玻璃管一段时间,观察到以下现象:
①钠块表面变暗,熔融成金属小球;
②继续加热,钠迅速燃烧,产生黄色火焰。反应完全后,管中有大量黑色物质;
③F中试管内壁有银白物质产生。
产生上述②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探究固体产物中钠元素的存在形式
假设一:只有Na2CO3; 假设二:只有Na2O; 假设三:Na2O和Na2CO3均有;
完成下列实验设计,验证上述假设:
步骤 | 操作和现象 | 结论 |
1 | 将硬质玻璃管中的固体产物溶于水后过滤; | 假设一成立 |
2 | 往步骤1所得滤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及下表实验数据,写出Na与CO2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m1 | m2 | m3 |
66.7g | 69.0g | 72.1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