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9.已知短周期元素R、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氢化物中上述元素的化合价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元素 | R | W | X | Y | Z |
化合价 | -4 | +1 | -4 | -2 | -1 |
A. | 离子还原性:Y2-<Z- | B. | 离子半径W+>Z- | ||
C. |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RH4<XH4 | D. | 酸性:H2YO4<HZO4 |
分析 短周期元素R、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R、X氢化物中化合价都为-4价,应为第ⅣA族元素,且原子序数R<X,则R为C元素,X为Si元素,W氢化物中化合价都为+1价,处于ⅠA族,原子序数大于碳,故W为Na;Y氢化物中化合价都为-2价,Z的氢化物中化合价都为-1价,结合原子序数可知Y为S,则Z为Cl,据此解答.
解答 解:短周期元素R、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R、X氢化物中化合价都为-4价,应为第ⅣA族元素,且原子序数R<X,则R为C元素,X为Si元素,W氢化物中化合价都为+1价,处于ⅠA族,原子序数大于碳,故W为Na;Y氢化物中化合价都为-2价,Z的氢化物中化合价都为-1价,结合原子序数可知Y为S,则Z为Cl,
A.Y为S,则Z为Cl,非金属性S<Cl,故离子还原性:S2->Cl-,故A错误;
B.W为Na,Z为Cl,Na+离子比Cl-离子少一个电子层,故离子半径:Na+<Cl-,故B错误;
C.R为C元素,X为Si元素,非金属性C>Si,故氢化物稳定性CH4>SiH4,故C错误;
D.Y为S,则Z为Cl,非金属性S<Cl,酸性:H2SO4<HClO4,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从化合价的角度判断元素的种类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掌握微粒半径比较与元素周期律,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9.苯甲酸及其钠盐可用作乳胶、牙膏、果酱及其它食品的防腐剂,也可用作染色和印色的媒染剂.某兴趣小组同学利用高锰酸钾氧化甲苯制备苯甲酸,制备原理如图1和实验主要装置如图2:
已知:①甲苯为无色澄清液体,微溶于水,沸点110.6℃.
②苯甲酸的熔点为122.4℃.
③苯甲酸在25℃和95℃时的溶解度分别为0.17g和6.8g.
实验流程:
Ⅰ、往三颈烧瓶中加入2.7mL(2.3g)甲苯和125mL水,然后分批次加入8.5g稍过量的KMnO4固体,控制反应温度约在100℃,回流反应4小时.
Ⅱ、将反应混合物趁热过滤,洗涤滤渣,合并滤液与洗涤液,冷却后加入浓盐酸,经操作B得白色较干燥粗产品.
Ⅲ、纯度测定:称取1.220g白色样品,配成100mL苯甲酸溶液,取25.00mL溶液,用0.1000mol•L-1KOH标准溶液滴定,重复滴定四次,每次消耗的体积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
(1)仪器A的名称(球形)冷凝管;
(2)判断甲苯被氧化完全的实验现象是甲苯层消失,回流液不再有明显的油珠;
(3)洗涤时,下列洗涤剂最合适的是B
A、冷水 B、热水 C、乙醇 D、乙醇-水混合物
(4)根据实验流程Ⅱ,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①操作B的名称过滤;
②如果滤液呈紫色,要先加亚硫酸氢钾,然后再加入浓盐酸酸化,加亚硫酸氢钾的目的是将过量的KMnO4反应掉,防止其与浓盐酸反应;
(5)实验所得的苯甲酸在结晶过程中常裹携KCl析出,除去产品中KCl的实验方法的名称是重结晶;
(6)样品中苯甲酸纯度为96.00%.
已知:①甲苯为无色澄清液体,微溶于水,沸点110.6℃.
②苯甲酸的熔点为122.4℃.
③苯甲酸在25℃和95℃时的溶解度分别为0.17g和6.8g.
实验流程:
Ⅰ、往三颈烧瓶中加入2.7mL(2.3g)甲苯和125mL水,然后分批次加入8.5g稍过量的KMnO4固体,控制反应温度约在100℃,回流反应4小时.
Ⅱ、将反应混合物趁热过滤,洗涤滤渣,合并滤液与洗涤液,冷却后加入浓盐酸,经操作B得白色较干燥粗产品.
Ⅲ、纯度测定:称取1.220g白色样品,配成100mL苯甲酸溶液,取25.00mL溶液,用0.1000mol•L-1KOH标准溶液滴定,重复滴定四次,每次消耗的体积如下表所示: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
体积(mL) | 24.00 | 24.10 | 22.40 | 23.90 |
(1)仪器A的名称(球形)冷凝管;
(2)判断甲苯被氧化完全的实验现象是甲苯层消失,回流液不再有明显的油珠;
(3)洗涤时,下列洗涤剂最合适的是B
A、冷水 B、热水 C、乙醇 D、乙醇-水混合物
(4)根据实验流程Ⅱ,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①操作B的名称过滤;
②如果滤液呈紫色,要先加亚硫酸氢钾,然后再加入浓盐酸酸化,加亚硫酸氢钾的目的是将过量的KMnO4反应掉,防止其与浓盐酸反应;
(5)实验所得的苯甲酸在结晶过程中常裹携KCl析出,除去产品中KCl的实验方法的名称是重结晶;
(6)样品中苯甲酸纯度为96.00%.
20.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数字分别代表某一化学元素.
(1)某元素原子的核外所有p电子数比s电子总数少1,则该元素的元素符号是N.
(2)元素⑨的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是3d54s1,该元素的最高正价是+6.
(3)元素⑩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四周期、第Ⅷ族、d区.
(4)表中元素⑥的氢化物的还原性比元素⑤的氢化物的还原性弱(填强或弱)
(5)如果给核外电子足够的能量,这些电子便会摆脱原子核的束缚而离去.下表是一些气态原子失去核外不同电子所需的能量(电离能)(KJ•mol-):
表中X可能为以上10种元素中的铝元素(填元素名称);为什么锂原子失去核外第二个电子时所需的能量要远远大于失去第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Li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形成全充满的稳定结构,能量较低,难于再失去第二个电子.
(1)某元素原子的核外所有p电子数比s电子总数少1,则该元素的元素符号是N.
(2)元素⑨的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是3d54s1,该元素的最高正价是+6.
(3)元素⑩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四周期、第Ⅷ族、d区.
(4)表中元素⑥的氢化物的还原性比元素⑤的氢化物的还原性弱(填强或弱)
(5)如果给核外电子足够的能量,这些电子便会摆脱原子核的束缚而离去.下表是一些气态原子失去核外不同电子所需的能量(电离能)(KJ•mol-):
锂 | X | |
失去第一个电子(I1) | 519 | 580 |
失去第二个电子(I2) | 7296 | 1820 |
失去第三个电子(I3) | 11799 | 2750 |
失去第四个电子(I4) | 11600 |
17.已知M为质量数为27,中子数为14的元素形成的单质,则下列物质不能与M反应的是( )
A. | AgNO3溶液 | B. | NaOH溶液 | C. | Fe3O4 | D. | MgO |
14.下列几种物质的保存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氯化铁溶液保存时加入少量的盐酸 | B. | 氯水保存在棕色瓶里并放在冷暗处 | ||
C. | 漂白粉可以在敞口容器中长期存放 | D. | 溴水盛放在有玻璃塞的细口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