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关于氨的喷泉实验形成的原理解释正确的是
A. 氨水呈碱性 B. 氨气极易溶于水,烧瓶内外形成压强差
C. 氨气易液化 D. 氨气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易挥发
【答案】B
【解析】
氨的喷泉实验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使烧瓶内外产生极大的压强差导致水进入烧瓶。
A.氨水呈碱性与能否形成喷泉无关系,故A错误;
B.极易溶于水的气体能形成压强差而产生喷泉实验,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因此氨气能形成喷泉实验,故B正确;
C.氨气易液化说明氨气的沸点低,氨气易液化与能否形成喷泉无关系,故C错误;
D.氨气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易挥发是氨水的性质,与能否形成喷泉无关系,故D错误;
答案选B。
【题目】下表是不同温度下水的离子积数据:
温度/℃ | 25 | t1 | t2 |
水的离子积常数 | 1×10-14 | α | 1×10-12 |
试回答以下问题:
(1)若25<t1<t2,则α____(填“<”“>”或“=”)1×10-14,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2)t1℃下,将pH=a的苛性钠溶液10mL与pH=b的稀硫酸500mL混合,测得溶液呈中性,若a+b=14,则此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α=________。
(3)t2 ℃下,将pH=11的苛性钠溶液V1 L与pH=1的稀硫酸V2 L混合(设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原两溶液体积之和),所得混合溶液的pH=10,则V1∶V2=________。
【题目】碳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上有重要作用。
Ⅰ、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 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表所示:
T/℃ | 700 | 800 | 830 | 1000 | 1200 |
K | 0.6 | 0.9 | 1.0 | 1.7 | 2.6 |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__。该反应为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 c(CO2)·c(H2)=c(CO)·c(H2O),该温度下加入1 mol CO2(g)和1 mol H2(g),充分反应,达到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
(3)在800 ℃时发生上述反应,某时刻测得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分别为c(CO2)为2 mol/L,c(H2)为1.5 mol/L,c(CO)为1 mol/L,c(H2O)为3 mol/L,则正、逆反应速率的比较为:v正___________v逆(填“>”“<”或“=”)。
Ⅱ、工业上用CO2和H2反应合成甲醚。已知:
CO2(g)+3H2(g)═CH3OH(g)+H2O(g)△H1=-53.7kJmol-1
CH3OCH3(g)+H2O(g)═2CH3OH(g)△H2=+23.4kJmol-1
则2CO2(g)+6H2(g)CH3OCH3(g)+3H2O(g)△H3=_______________kJ·mol-1。
Ⅲ、常温下用氨水吸收CO2可得到NH4HCO3溶液,在该溶液中,c(NH4+)________(填“>”、“<”或“=”)c(HCO3—);反应NH4++HCO3—+H2ONH3·H2O+H2CO3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已知常温下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Kb=2×10-5,H2CO3的电离平衡常数K1=4×10-7,K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