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列关于物质的分类或性质描述不正确的是( )
A.NaClO是盐,具有强氧化性
B.氯气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是因为氯气具有漂白性
C.氯气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是因为HClO具有漂白性
D.干燥的氯气不具有漂白性
【答案】B
【解析】
A.NaClO由钠离子和次氯酸根离子构成,属于盐,次氯酸根离子中氯显+1价,能得电子,具有强氧化性,故A正确;
B.氯气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是因为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具有漂白性,故B错误;
C.氯气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是因为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具有漂白性,故C正确;
D.干燥的氯气不具有漂白性,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才具有漂白性,故D正确;
故选B。
【题目】甲酸(HCOOH)是还原性酸,又称作蚁酸,常用于橡胶、医药、染料、皮革等工业生产。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分析甲酸的组成和结构后,对甲酸的某些性质进行了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I.甲酸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
该兴趣小组用如上图所示装置进行甲酸(HCOOH)与甲醇(CH3OH)的酯化反应实验:
有关物质的性质如下:
沸点/℃ | 密度(g·cm-3) | 水中溶解性 | |
甲醇 | 64.5 | 0.79 | 易溶 |
甲酸 | 100.7 | 1.22 | 易溶 |
甲酸甲酯 | 31.5 | 0.98 | 易溶 |
(1)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长玻璃管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酸和甲醇进行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从锥形瓶内所得的混合物中提取甲酸甲酯,可采用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甲酸能脱水制取一氧化碳
(1)利用上图装置制备并收集CO气体,其正确的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按气流方向从左到右,用小写字母表示)。
(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定条件下,CO能与NaOH固体发生反应:CO+NaOH HCOONa。
①为了证明“CO与NaOH固体发生了反应”,设计下列定性实验方案:取固体产物,配成溶液,___________。
②测定产物中甲酸钠(HCOONa)的纯度:准确称取固体产物8,0g配制成100mL溶液,量取20.00mL该溶液于锥形瓶中,再加入___________作指示剂,用1.5mol/L的盐酸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NaOH,平行滴定三次,平均消耗盐酸的体积为5.05mL,则产物中甲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题目】描述弱电解质电离情况可以用电离平衡常数表示,表1是常温下几种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和弱碱的电离平衡常数(Kb),表2是常温下几种难(微)溶物的溶度积常数(Ksp)。
表1
酸或碱 | 电离平衡常数(Ka或Kb) |
CH3COOH | 1.8×10﹣5 |
HNO2 | 4.6×10﹣4 |
HCN | 5×10﹣10 |
HClO | 3×10﹣8 |
NH3H2O | 1.8×10﹣5 |
表2
难(微)溶物 | 溶度积常数(Ksp) |
BaSO4 | 1×10﹣10 |
BaCO3 | 2.6×10﹣9 |
CaSO4 | 7×10﹣5 |
CaCO3 | 5×10﹣9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1所给的四种酸中,酸性最弱的是_____(用化学式表示)。下列能使醋酸溶液中CH3COOH的电离程度增大,而电离平衡常数不变的操作是___(填字母序号)。
A.升高温度 B.加水稀释
C.加少量的CH3COONa固体 D.加少量冰醋酸
(2)CH3COONH4的水溶液呈_____(选填“酸性”、“中性”或“碱性”),该溶液中存在的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_____。
(3)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NaCN和HCN的混合溶液,其pH>7,该溶液中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
(4)工业中常将BaSO4转化为BaCO3后,再将其制成可溶性的钡盐(如BaCl2)。具体做法是用饱和的纯碱溶液浸泡BaSO4粉末,并不断补充纯碱,最后BaSO4转化为BaCO3。现有足量BaSO4悬浊液,在该悬浊液中加纯碱粉末并不断搅拌,为使SO42-物质的量浓度不小于0.01molL﹣1,则溶液中CO32-物质的量浓度最少应为_____。
【题目】用指定材料做电极来电解一定浓度的溶液甲,然后加入物质乙能使溶液恢复为甲溶液原来的浓度,则合适的组是:
阳极 | 阴极 | 溶液甲 | 物质乙 | |
A. | Pt | Pt | NaOH | NaOH固体 |
B. | Pt | Pt | H2SO4 | H2O |
C. | C | Fe | NaCl | 盐酸 |
D. | 粗铜 | 精铜 | CuSO4 | Cu(OH)2 |
A. A B. B C. C D.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