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5.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3A(g)+B(g)?xC(g)+2D(g),经反应4min后.测D的浓度为0.5mol/L,c(A):c(B)=3:5,且C的平均反应速率v(C)=0.125mol•L-1•min-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以B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B)=0.13mol•L-1•min-1 | |
B. | 4min时,A的物质的量为0.75mol | |
C. | 该反应方程式中,x=2 | |
D. | 4min时,A的转化率为60% |
分析 A.D反应速率=$\frac{0.5mol/L}{4min}$=0.125mol•L-1•min-1,同一反应中同一时间段内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据此判断B物质反应速率;
B.4min时,参加反应的D物质的量=0.5mol/L×2L=1mol,根据方程式知,参加反应的A、D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参加反应的A的物质的量=$\frac{3}{2}$n(D)=$\frac{3}{2}$×1mol=1.5mol,参加反应的B的物质的量=$\frac{1}{2}$n(D)=$\frac{1}{2}$×1mol=0.5mol,开始时A、B物质的量相等,设开始时A、B物质的量都是nmol,则(n-1.5):(n-0.5)=3:5,n=3,从而确定剩余A的物质的量;
C.D反应速率=$\frac{0.5mol/L}{4min}$=0.125mol•L-1•min-1,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
D.根据B选项中参加反应的A的物质的量,根据转化率公式计算其转化率.
解答 解:A.D反应速率=$\frac{0.5mol/L}{4min}$=0.125mol•L-1•min-1,同一反应中同一时间段内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则v(B)=$\frac{1}{2}$v(D)=0.0625mol/(L.min),故A错误;
B.4min时,参加反应的D物质的量=0.5mol/L×2L=1mol,根据方程式知,参加反应的A、D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参加反应的A的物质的量=$\frac{3}{2}$n(D)=$\frac{3}{2}$×1mol=1.5mol,参加反应的B的物质的量=$\frac{1}{2}$n(D)=$\frac{1}{2}$×1mol=0.5mol,开始时A、B物质的量相等,设开始时A、B物质的量都是nmol,则(n-1.5):(n-0.5)=3:5,n=3,
则剩余A的物质的量=3mol-1.5mol=1.5mol,故B错误;
C.D反应速率=$\frac{0.5mol/L}{4min}$=0.125mol•L-1•min-1,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C、D反应速率相等,所以x=2,故C正确;
D.根据B选项中参加反应的A的物质的量,A的转化率=$\frac{1.5mol}{3mol}×100%$=50%,
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有关计算,为高频考点,涉及转化率、化学反应速率、计量数的计算,侧重考查学生分析计算能力,明确各个物理量关系是解本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A. | 浓度 | B. | 温度 | C. | 压强 | D. | 催化剂 |
已知:
①钴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Cl═CoCl2+H2↑
②CoCl2•6H2O熔点86℃,易溶于水、乙醚等;常温下稳定无毒,加热至110~120℃时,失去结晶水变成有毒的无水氯化钴.
③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表:
沉淀物 | Fe(OH)3 | Fe(OH)2 | Co(OH)2 | Al(OH)3 |
开始沉淀 | 2.3 | 7.5 | 7.6 | 3.4 |
完全沉淀 | 4.1 | 9.7 | 9.2 | 5.2 |
(1)在上述新工艺中,用“盐酸”代替原工艺中“盐酸与硝酸的混酸”直接溶解含钴废料,其主要优点为减少有毒气体的排放,防止大气污染或防止产品中混有硝酸盐(写一点).
(2)加入碳酸钠调节pH至a,a的范围是5.2-7.6;pH调至a后过滤,再用试剂X将滤液的pH调节至2-3,则所用的试剂X为盐酸.
(3)操作Ⅰ包含3个基本实验操作,它们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和过滤.
(4)制得的CoCl2•6H2O需减压烘干的原因是降低烘干温度,防止产品分解.
(5)为测定产品中CoCl2•6H2O含量,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样品溶于水,再向其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过滤,并将沉淀烘干后称量其质量.通过计算发现产品中CoCl2•6H2O的质量分数大于100%,其原因可能是样品中含有NaCl杂质,CoCl2•6H2O烘干时失去了部分结晶水.
(6)在实验室中,为了从上述产品中获得纯净的CoCl2•6H2O,常将制得的产品溶解于乙醚中,然后过滤、蒸馏(填实验操作)获得纯净的CoCl2•6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