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XYZ为前四周期元素XY位于同一周期X是生物体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它能形成多种化合物。其基态原子中有15种电子运动状态.Y的负一价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的电子数相同;Z是第四周期元素,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次外层的所有原子轨道均充满电子。

1基态X 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为_____;该能层中电子占据的能量最高的电子云在空间有___个伸展方向,原子轨道呈_______.

2单质X与单质Y2反应,可以生成XY3XY5,其中各原子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的化合物中,X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其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

3元素Z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其同周期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____(写元素符号)。

4ZY形成的一种化合物的立方晶胞如图所示.

①该晶胞中,含有____Y原子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设晶胞棱长为anm则此晶体密度为____g/cm3(写出计算表达式,摩尔质量用M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用NA表示)

②该化合物难溶于水但易溶于氨水,其原因是_________

【答案】 M 3 哑铃 sp3 三角锥形 1s22s22p63s23p63d104s1 K 4 CuC1 Cu+可与氨形成易溶于水的配位化合物

【解析】X是生物体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它能形成多种化合物其基态原子中有15种电子运动状态,说明X原子核外有15个电子,则XP元素,XY位于同一周期Y的负一价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的电子数相同,则YCl元素,Z是第四周期元素,说明Z有四个电子层,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次外层的所有原子轨道均充满电子,说明ZM层有18个电子,则ZCu元素。

(1). P原子核外有15个电子,分三层排布,即有三个能层,所以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为M,P原子的最外层为3s23p3,p轨道的电子云在三维空间中沿着x、y、z3个方向延伸,p原子轨道为哑铃形,故答案为:M;3;哑铃;

(2). 单质PCl2反应,可以生成PCl3PCl5PCl3PCl原子均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PCl3P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51×3=4P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3,因P原子有 1个孤电子对,所以分子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故答案为sp3三角锥形

(3). ZCu元素,其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在同一周期中,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呈增大的趋势,所以在第四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K元素,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K

(4). . 依据晶胞结构,利用均摊法分析,每个晶胞中含有氯原子的个数为:8×1/86×1/2=4,铜原子的个数为:4×1=4,所以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uCl由上述分析可知,1mol晶胞中含有4molCuCl1mol晶胞的质量为4M晶胞棱长为anm,则晶体密度为ρ=,故答案为:4CuCl

②. Cu+可与氨形成易溶于水的配位化合物,所以CuCl难溶于水而易溶于氨水,故答案为:Cu+可与氨形成易溶于水的配位化合物。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某学习小组通过下列装置探究MnO2与FeCl3·6H2O能否反应产生Cl2

实验操作和现象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号

操作

现象

实验1

按上图所示装置加热MnO2与FeCl3·6H2O混合物

①试管A中部分固体溶解,上方出现白雾

②稍后,产生黄色气体,管壁附着黄色液滴

③试管B中溶液变蓝

实验2

把试管A中的混合物换为FeCl3·6H2O,试管B中溶液换为KSCN溶液,加热

试管A中部分固体溶解,产生白雾和黄色气体;试管B中KSCN溶液变红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和实验2 产生白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2说明黄色气体中含有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为进一步确认黄色气体中是否含有Cl2,该学习小组对实验1提出两种改进方案:

方案1:在试管A、B间增加盛有某种试剂的洗气瓶C,结果试管B 中溶液仍变为蓝色。

方案2:将试管B中KI-淀粉溶液替换为NaBr溶液,结果试管B 中溶液呈橙红色,且未检出Fe2+。则方案1中洗气瓶C 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方案2 中检验Fe2+的试剂的名称是______,选择NaBr溶液后试管B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1充分加热后,若将试管A中产物分离得到Fe2O3 和MnCl2,则试管A 中产生Cl2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尾气处理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学习小组认为实验1中溶液变蓝,可能还有另外一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请你设计实验方案验证此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某实验室采用新型合成技术,以Cu(CH3COO)·2H2OK2C2O4·H2O为原料在玛瑙研钵中研磨反应,经过后处理得到蓝色晶体。已知该蓝色晶体的化学式为Ka[Cub(C2O4)c]·nH2O,在合成过程中各种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发生变化。为了测定其组成进行以下两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Ⅰ.草酸根与铜含量的测定

①将蓝色晶体于研钵中研碎,取该固体粉末,加入1mol/LH2SO4溶解,配制成250mL溶液。

②配制100mL0.1000mol/LKMnO4溶液备用。

③取所配溶液25.00mL于锥形瓶中,采用0.1000mol/LKMnO4溶液滴定至草酸根恰好全部氧化成二氧化碳,共消耗KMnO4溶液20.00mL

④另取所配溶液25.00mL于锥形瓶中,加入过量KI溶液,充分反应后用0.2000mol/LNa2S2O3溶液滴定,消耗12.50mL.(发生反应:2Cu2++4I-=2CuI↓+I22Na2S2O3+I2=Na2S4O6 + 2NaI)

1后处理提纯该蓝色晶体时除掉的杂质的主要成分 (除原料外)_______(填化学式)

2配制0.1000mol/LKMnO4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胶头滴管,玻璃棒,烧杯。

3Na2S2O3滴定时,应选用_______滴定管(填酸式碱式

4KMnO4溶液滴定草酸根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

Ⅱ.热重分析法测定结晶的含量

氮气气氛中以升温速率10℃/min测定该化合物的热失重曲线,如图所示晶体在107℃失重10.2%,失去全部结晶水。

5通过热失重分析,蓝色晶体的化学式中n=________经过实验测定后,蓝色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

6加热400℃之后,剩余物质的质量不再发生变化。为探究剩余固体的成分,冷却后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有红色不溶物,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则剩余固体的成分为___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