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图1装置(铁架台等支撑仪器略)探究氧化铁与乙醇的反应,并检验反应产物.![精英家教网](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403/17/7307aebc.png)
(1)气密性检验的操作过程是
(2)为快速得到乙醇气体,可采取的方法是
a.取下小试管 b.移去酒精灯 c.将导管从乳胶管中取下 d.以上都可以
(3)如图2实验,观察到红色的Fe2O3全部变为黑色固体(M),充分反应后停止加热.为了检验M的组成,进行下列实验.
①M能被磁铁吸引;加入足量稀硫酸,振荡,固体全部溶解,未观察到有气体生成;
②经检验溶液中有铁离子和亚铁离子,检验该溶液中的亚铁离子的方法是
a.一定有+3价和+2价铁,无0价铁 b.一定有+3价、+2价和0价铁
c.一定有+3价和0价铁,无+2价铁 d.一定有+3价,0价和+2价铁至少有一种
(4)若M的成份可表达为FeXOY,用CO还原法定量测定其化学组成.称取a g M样品进行定量测定,实验装置和步骤如下:
①组装仪器;②点燃酒精灯;③加入试剂;④打开分液漏斗活塞;⑤检查气密性;⑥停止加热;⑦关闭分液漏斗活塞;⑧….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⑤④③②⑥⑦⑧b.①③⑤④②⑦⑥⑧c.①⑤③④②⑥⑦⑧d.①③⑤②④⑥⑦⑧
(5)若实验中每步反应都进行完全,反应后M样品质量减小b g,则FeXOY中
x | y |
分析:(1)装置气密性检验的原理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附设的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
(2)乙醇易挥发,依据图1装置分析可知,可以对烧杯加热或烧杯中加入热水;阻止倒吸的操作是迅速拆下导气管;
(3)依据铁离子的实验检验方法分析,亚铁离子具有还原性,加入氧化剂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乙醇和氧化铁反应过程中可能会生成铁或四氧化三铁,能被磁铁吸引;
(4)实验过程依据反应原理和实验目的分析实验步骤为,组装装置,检验装置气密性,加入试剂,加入水把一氧化碳赶入后续装置,点燃酒精灯加热玻璃管,反应结束后停止加热,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玻璃管称量剩余固体,依据质量变化计算铁元素和氧元素物质的量之比;
(5)依据实验结果得到,铁的氧化物中减少的质量为氧元素的质量为bg,铁的质量为(a-b)g,依据元素物质的量计算得到比值;
(2)乙醇易挥发,依据图1装置分析可知,可以对烧杯加热或烧杯中加入热水;阻止倒吸的操作是迅速拆下导气管;
(3)依据铁离子的实验检验方法分析,亚铁离子具有还原性,加入氧化剂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乙醇和氧化铁反应过程中可能会生成铁或四氧化三铁,能被磁铁吸引;
(4)实验过程依据反应原理和实验目的分析实验步骤为,组装装置,检验装置气密性,加入试剂,加入水把一氧化碳赶入后续装置,点燃酒精灯加热玻璃管,反应结束后停止加热,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玻璃管称量剩余固体,依据质量变化计算铁元素和氧元素物质的量之比;
(5)依据实验结果得到,铁的氧化物中减少的质量为氧元素的质量为bg,铁的质量为(a-b)g,依据元素物质的量计算得到比值;
解答:解:(1)依据装置图分析可知反应过程需要在气密性好的装置中进行,定量测定,所以气体通过装置,实验前需要检验装置气密性,方法为:将导管末端伸入水中,微热烧瓶,导管末端有气泡产生,停止加热,导管末端有一段稳定的水柱,说明气密性良好,
故答案为:将导管末端伸入水中,微热烧瓶,导管末端有气泡产生,停止加热,导管末端有一段稳定的水柱,说明气密性良好;
(2)依据图1装置分析可知,乙醇易挥发,可以对烧杯加热或烧杯中加入热水;阻止倒吸的操作是迅速拆下导气管,
故答案为:在烧杯中加入热水(对烧杯加热);c;
(3)依据铁离子的实验检验方法分析,亚铁离子加入紫红色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两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溶液褪色,则有Fe2+;氧化铁做催化剂参与反应过程,乙醇和氧化铁反应过程中可能会生成铁或四氧化三铁,能被磁铁吸引;
故答案为: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紫红色褪去,则说明有Fe2+;d;
(4)实验过程依据反应原理和实验目的分析实验步骤为,组装装置,检验装置气密性,加入试剂,加入水把一氧化碳赶入后续装置,点燃酒精灯加热玻璃管,反应结束后停止加热,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玻璃管称量剩余固体,依据质量变化计算铁元素和氧元素物质的量之比,所以选c,
故答案为:c;
(5)依据实验结果得到,铁的氧化物中减少的质量为氧元素的质量为bg,铁的质量为(a-b)g,依据元素物质的量计算得到比值,n(Fe):n(O)=
:
=
,
故答案为:
;
故答案为:将导管末端伸入水中,微热烧瓶,导管末端有气泡产生,停止加热,导管末端有一段稳定的水柱,说明气密性良好;
(2)依据图1装置分析可知,乙醇易挥发,可以对烧杯加热或烧杯中加入热水;阻止倒吸的操作是迅速拆下导气管,
故答案为:在烧杯中加入热水(对烧杯加热);c;
(3)依据铁离子的实验检验方法分析,亚铁离子加入紫红色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两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溶液褪色,则有Fe2+;氧化铁做催化剂参与反应过程,乙醇和氧化铁反应过程中可能会生成铁或四氧化三铁,能被磁铁吸引;
故答案为: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紫红色褪去,则说明有Fe2+;d;
(4)实验过程依据反应原理和实验目的分析实验步骤为,组装装置,检验装置气密性,加入试剂,加入水把一氧化碳赶入后续装置,点燃酒精灯加热玻璃管,反应结束后停止加热,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玻璃管称量剩余固体,依据质量变化计算铁元素和氧元素物质的量之比,所以选c,
故答案为:c;
(5)依据实验结果得到,铁的氧化物中减少的质量为氧元素的质量为bg,铁的质量为(a-b)g,依据元素物质的量计算得到比值,n(Fe):n(O)=
a-b |
56 |
b |
16 |
2(a-b) |
7b |
故答案为:
2(a-b) |
7b |
点评:本题考查了氧化铁与乙醇的反应的性质的实验探究和产物组成的分析判断,掌握二价铁离子的性质,注意实验过程中的反应实质分析判断,现象的理解和应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纳米材料二氧化钛(TiO2)可做优良的催化剂。
资料卡片 | | |
物质 | 熔点/℃ | 沸点/℃ |
SiCl4 | -70 | 57.6 |
TiCl4 | -25 | 136.5 |
![](http://thumb.zyjl.cn/pic5/tikupic/f9/3/bgwsj1.jpg)
Ⅰ. 工业上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
① 将干燥后的金红石(主要成分为TiO2,主要杂质SiO2)与碳粉混合装入氯化炉中,在高温下通入Cl2反应,制得混有SiCl4杂质的TiCl4。
② 将SiCl4分离,得到纯净的TiCl4。
③ 在TiCl4中加水、加热,水解得到沉淀TiO2·xH2O。
④ TiO2·xH2O高温分解得到TiO2。
(1) 根据资料卡片中信息判断,TiCl4与SiCl4在常温下的状态是_____,分离二者所采取的操作名称是__。
(2) 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若④在实验室完成,应将TiO2·xH2O放在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加热。
Ⅱ. 据报道:能“吃废气”的“生态马路”是在铺设时加入一定量的TiO2,TiO2受太阳光照射后,产生的电子被空气或水中的氧获得,生成H2O2。
(4) H2O2能清除路面空气中的CxHy、CO等,主要是利用了H2O2的_____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5).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图装置模拟“生态马路”清除CO的原理。(夹持装置已略去)若缓慢通入224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CO气体,结果NaOH溶液增重16.5g,则CO的转化率为___ _________。
![](http://thumb.zyjl.cn/pic5/tikupic/ab/d/beghp1.jpg)
(6) 当CO气体全部通入后,还要通一会儿空气,其目的是 。
纳米材料二氧化钛(TiO2)可做优良的催化剂。
资料卡片 |
|
|
物质 |
熔点/℃ |
沸点/℃ |
SiCl4 |
-70 |
57.6 |
TiCl4 |
-25 |
136.5 |
Ⅰ. 工业上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
① 将干燥后的金红石(主要成分为TiO2,主要杂质SiO2)与碳粉混合装入氯化炉中,在高温下通入Cl2反应,制得混有SiCl4杂质的TiCl4。
② 将SiCl4分离,得到纯净的TiCl4。
③ 在TiCl4中加水、加热,水解得到沉淀TiO2·xH2O。
④ TiO2·xH2O高温分解得到TiO2。
(1) 根据资料卡片中信息判断,TiCl4与SiCl4在常温下的状态是_____,分离二者所采取的操作名称是__。
(2) 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若④在实验室完成,应将TiO2·xH2O放在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加热。
Ⅱ. 据报道:能“吃废气”的“生态马路”是在铺设时加入一定量的TiO2,TiO2受太阳光照射后,产生的电子被空气或水中的氧获得,生成H2O2。
(4) H2O2能清除路面空气中的CxHy、CO等,主要是利用了H2O2的_____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5).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图装置模拟“生态马路”清除CO的原理。(夹持装置已略去)若缓慢通入224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CO气体,结果NaOH溶液增重16.5g,则CO的转化率为___ _________。
(6) 当CO气体全部通入后,还要通一会儿空气,其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