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3.工业上以丙烯为原料可制得一种重要合成橡胶IR和一种合成树脂X.已知:Ⅰ:H-C≡C-H+$\stackrel{KOH}{→}$H-C≡
Ⅱ:R″CHO+RCH2CHO$\stackrel{NaOH/△}{→}$+H2O(-R、-R′、-R″表示肯呢个形态或可能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
Ⅲ.同一碳原子上有两个碳碳双键时分子不稳定
(1)在一定条件下,丙烯可与下列物质反应的是acd.
a.H2O b.NaOH溶液 c.Br2的CCl4溶液 d.酸性KMnO4溶液
(2)A分子中核磁共振氢谱吸收峰有1个.
(3)A与C2H2合成D的化学方程式是,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
(4)E、F中均含有碳碳双键,则 E的结构简式是.
(5)H的结构简式是.
(6)B的分子式是C6H6O,可与NaOH溶液反应.B与G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合成树脂X的化学方程式是.
分析 在催化剂条件下,丙烯和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反应生成B和A,A和乙炔能发生反应生成D,根据题给信息及A的分子式知,A是丙酮,丙酮和乙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D,D的结构简式为:,D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E,E发生消去反应生成F,结合IR的结构简式知,F的结构简式为:CH2=CHC(CH3)=CH2,E的结构简式为:,
G和乙醛反应生成H,H和银氨溶液反应然后酸化生成,所以H的结构简式为:,根据题给信息知,G的结构简式为:,G和苯酚反应生成X,则X的结构简式为:,B的分子式是C6H6O,可与NaOH溶液反应,B与G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合成树脂X,所以B是苯酚,根据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解答.
解答 解:在催化剂条件下,丙烯和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反应生成B和A,A和乙炔能发生反应生成D,根据题给信息及A的分子式知,A是丙酮,则B是苯酚,丙酮和乙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D,D的结构简式为:,D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E,E发生消去反应生成F,结合IR的结构简式知,F的结构简式为:CH2=CHC(CH3)=CH2,E的结构简式为:,
G和乙醛反应生成H,H和银氨溶液反应然后酸化生成,所以H的结构简式为:,根据题给信息知,G的结构简式为:,G和苯酚反应生成X,则X的结构简式为:,
(1)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丙烯能和水、溴发生加成反应,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故选a c d;
(2)A是丙酮,丙酮中含有一类氢原子,所以A分子中核磁共振氢谱吸收峰是1个,
故答案为:1;
(3)在氢氧化钾作用下,乙炔和丙酮发生加成反应,反应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加成反应;
(4)通过以上分析知,E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
(5)通过以上分析知,H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
(6)在一定条件下,苯酚和G反应,反应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注意结合题给信息采用正推、逆推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注意官能团的变化,难点是同分异构体种类的判断,难度中等.
A. | 若X、Y均为金属元素,则X的金属性强于Y | |
B. | 若X、Y均为金属元素,则X的阳离子氧化性比Y的阳离子氧化性强 | |
C. | 若X、Y均为非金属元素,则Y的气态氢化物比X的稳定 | |
D. | 若X、Y均为非金属元素,则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Y强于X |
A. | pH=10的NaOH和CH3COONa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 | |
B. | 25℃与80℃纯水的pH | |
C. | 将pH=3的醋酸和盐酸分别稀释100倍后溶液的pH | |
D. | 相同温度下,10mL0.1mol•L-1的醋酸与100mL0.01mol•L-1的醋酸中的H+物质的量 |
A. | 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
B. | NH4Cl的电子式: | |
C. | 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_{8}^{18}$O | |
D. | 乙烯的最简式为CH3 |
实验方学科王法:在干燥的锥形瓶中放入称量好的水杨酸(6.2g 0.045mol)、乙酸酐(5mL 5.4g0.053mol),滴入3mL浓硫酸,在70℃反应一段时间后,按如下流程分离出乙酰水杨酸.
已知:①乙酰水杨酸学科王溶于热水,在冷水中微溶;熔点:136°C,沸点:321.4°C.
②乙酰水杨酸钡、水杨酸钡均可溶于水.
③乙酸酐遇水生成乙酸.
④乙酰水杨酸钠易溶于水,上述学科王粗产物中有少量难溶于水的聚合物.
(1)反应后用40mL冰水稀释反应混合物的操作是:待反应液稍冷后,在玻璃棒不断搅拌下将反应液沿烧杯壁慢慢倒入40ml冰水中.
(2)操作Ⅰ为过滤.
(3)判断粗产物与饱和碳酸氢钠已反应完全的现象是:无气泡产生.
(4)某同学推测产品中可能还含有少量水杨酸和Na2SO4,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检验,实验证明不含杂质,请在答题卡上完成表中内容.
序号 | 实验方案 | 实验现象 | 结论 |
① | 将少量产品加入6mL水的试管A中,振荡,将上层液体倾析至B、C中. | 得到白色晶体和无色溶液 | |
② | 向试管B中加入少量BaCl2溶液. (或取试管B中溶液做焰色反应实验). | 不产生白色沉淀(或焰色不呈黄色) | 产品中不含 Na2SO4 |
③ | 向试管C中,加入少量FeCl3溶液(或浓溴水). | 溶液不显紫色(或无白色沉淀出现). | 产品中不含水杨酸 |
(一)他们先把铜粉放在空气中灼烧,在与稀HNO3反应制取硝酸铜.
(1)如果直接用铜屑与HNO3反应来制取硝酸铜,可能导致的两个不利因素是生成等物质的量的硝酸铜,消耗硝酸原料多、且产生污染物氮氧化物.
(2)实验中铜粉应该放在坩埚(填“蒸发皿”、“坩埚”或“烧杯”)中灼烧.欲从反应后的溶液中得到硝酸铜晶体,实验操作步骤按顺序分别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二)为了探究Cu(NO3)2热稳定性,探究小组用下图中的装置进行实验.(图中铁架台、铁夹和加热设备均略去)
往左试管中放入研细的无水Cu(NO3)2晶体并加热,观察到左试管中有红棕色气体生成,最终残留黑色粉末;用U型管除去红棕色气体,在右试管中收集到无色气体.
(1)红棕色气体是NO2.
(2)当导管口不再有气泡冒出时,停止反应,这时在操作上应注意先把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火焰.
(3)探究小组判断Cu(NO3)2的分解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产物除了红棕色气体和黑色固体外,进一步分析、推断,分解产物中一定还含有O2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u(NO3)2═2CuO+4NO2↑+02↑.
(三)为了探究Cu(NO3)2在酸性条件下跟铁单质的反应.他们取一支试管,加入Cu(NO3)2溶液,滴入适量稀硫酸酸化,再加入一定量铁粉,实验后没有固体残留物质.
(1)反应中最先起氧化作用的是HNO3;
(2)该探究小组对反应后溶液中铁元素的价态进行探究,他们设计了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请在答题卡上按下表格式补充写出实验操作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
实验操作步骤 | 预期现象与结论 |
步骤1:观察样品 | 溶液呈蓝绿色,不能(填“能”或“不能”确定产物中铁元素的价态. |
步骤2:取少量溶液,滴加酸性KMn4溶液 | 若KMnO4溶液的紫红色褪去或变浅,则说明产物中含+2价铁元素,若KMnO4溶液不褪色或不变浅,则说明产物中不含+2价铁元素 |
步骤3:另取少量溶液,滴加KSCN溶液 | 若溶液变为血红色,说明产物中含+3价的铁元素;若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则说明产物中不含+3价的铁元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