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硫酸厂用煅烧黄铁矿(FeS2)制取硫酸,实验室利用硫酸厂烧渣(主要成分是Fe2O3及少量FeS、SiO2制备绿矾。
(一)SO2和O2反应制取的反应原理为:2SO2+O22SO3,在一密闭容器中一定时间内达到平衡。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
(2)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__。
A.v(SO2)=v(SO3) | B.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
C.混合气体质量不变 | D.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变 |
(1) (2) B D (3)SO2+2H2O-2e-=SO42-+4H+ B A
2SO2+O2+2H2O=2H2SO4(或2SO2+O2+2H2O=4H++2SO42-)(4)5 Fe2++MnO4-+8H+=5Fe3++Mn2++4H2O
(5)滴定最后一滴酸性KMnO4时溶液呈淡紫色,半分钟内不褪色。(6)0.975或97.5%
解析试题分析:(1)反应2SO2+O22SO3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2)A没有指明是正反应速率还是逆反应速率,没有意义。错误。B.由于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等的反应,所以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则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正确。C.任何反应无论进行到什么程度,混合气体质量总是不变,=。因此不能作为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错误。D.由于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等的反应,所以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各种气体的体积也不变,总体积不变,所以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变。正确。所以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B D。(3)因为在B电极区产生H2SO4,说明SO2在B电极上失去电子,因此B电极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SO2+2H2O-2e-=SO42-+4H+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原则,溶液中H+的移动方向由B电极到A电极。电池总反应式为2SO2+O2+2H2O=2H2SO4。(4)滴定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 Fe2++MnO4-+8H+=5Fe3++Mn2++4H2O。(5)由于KMnO4为紫色,所以不用外加指示剂,利用其本身的颜色变化来判断反应终点。因此用硫酸酸化的KMnO4滴定终点的标志是滴定最后一滴酸性KMnO4时溶液呈淡紫色,半分钟内不褪色。n(KMnO4)= 0. 01 mol/L×0.04L×(250÷25)=4×10-3mol.则n(Fe2+)=5 n(KMnO4)= 5×4×10-3mol=0.02mol.所以上述产品中的FeSO4.7H2O质量分数为(0.02mol×278g/mol) ÷5.7 g×100%=97.5%.
考点:考查煅烧黄铁矿制取硫酸、用硫酸厂烧渣制备绿矾的反应原理及相应的化学计算的知识。
Ⅰ.磷、硫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应用广泛。
(1)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
(2)磷酸钙与焦炭、石英砂混合,在电炉中加热到1 500 ℃生成白磷,反应为:
2Ca3(PO4)2+6SiO26CaSiO3+P4O10
10C+P4O10P4+10CO
每生成1 mol P4时,就有 mol电子发生转移。
(3)硫代硫酸钠(Na2S2O3)是常用的还原剂。在维生素C(化学式C6H8O6)的水溶液中加入过量I2溶液,使维生素C完全氧化,剩余的I2用Na2S2O3溶液滴定,可测定溶液中维生素C的含量。发生的反应为:
C6H8O6+I2C6H6O6+2H++2I-
2S2+I2
S4
+2I-
在一定体积的某维生素C溶液中加入a mol/L I2溶液V1 mL,充分反应后,用Na2S2O3溶液滴定剩余的I2,消耗b mol/L Na2S2O3溶液V2 mL。该溶液中维生素C的物质的量是 mol。
(4)在酸性溶液中,碘酸钾(KIO3)和亚硫酸钠可发生如下反应:
2I+5S
+2H+
I2+5S
+H2O
生成的碘可以用淀粉溶液检验,根据反应溶液出现蓝色所需的时间来衡量该反应的速率。
某同学设计实验如下表所示:
| 0.01 mol/LKIO3酸性溶液(含淀粉)的体积/mL | 0.01 mol/LNa2SO3溶液的体积/mL | H2O的体积/mL | 实验温度/℃ | 溶液出现蓝色时所需时间/s |
实验1 | 5 | V1 | 35 | 25 | |
实验2 | 5 | 5 | 40 | 25 | |
实验3 | 5 | 5 | V2 | 0 | |
(1)在下列反应中:
A.2F2+2H2O=4HF+O2↑; | B.2Na+2H2O=2NaOH +H2↑; | C.CaO+H2O=Ca(OH)2; | D.2H2O![]() |
过氧化氢俗名双氧水,医疗上利用它有杀菌消毒作用来清洗伤口。关于双氧水,回答下列问题:
A.Na2O2 + 2HCl =" 2NaCl" + H2O2 |
B.Ag2O + H2O2 =" 2Ag" + O2↑ + H2O |
C.2H2O2 = 2H2O + O2↑ |
D.3H2O2 + Cr2(SO4)3 + 10KOH = 2K2CrO4 + 3K2SO4 + 8H2O |
实验内容 | 试剂 | 实验现象 |
验证氧化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