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有的电子数为NA
B.标准状况下,的中含有的氯原子数为0.4NA
C.常温常压下,葡萄糖和冰醋酸的混合物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4NA
D.标准状况下,的乙烯所含碳原子的个数为0.4NA
【答案】C
【解析】
A.1个甲烷中含有1个C和4个H,含有10个电子,所以1mol CH4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故A错误;
B.标准状况下,四氯化碳为液体,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的中含有的氯原子数,故B错误;
C.葡萄糖和冰醋酸的最简式相同,均为CH2O,3.0g混合物含有CH2O的物质的量==0.1mol,含有的原子数=0.1×4×NA=0.4NA,故C正确;
D.标准状况下,2.24 L乙烯的物质的量为=,乙烯的分子式为C2H4,含碳原子个数0.1mol×2×NA=0.2NA,故D错误;
故选C。
【题目】用含有A12O3、SiO2和少量FeO·xFe2O3的铝灰制备A12(SO4)3·18H2O。工艺流程如下:
(一定条件下,可与Mn2+反应生成MnO2)
已知: 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
Al(OH)3 | Fe(OH)2 | Fe(OH)3 | |
开始沉淀时 | 3.4 | 6.3 | 2.7 |
完全沉淀时 | 5.2 | 9.7 | 3.2 |
(1)H2SO4溶解A12O3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2)检验滤液中还存在Fe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注明试剂、现象)。
(3)“除杂”环节有如下几个步骤:
(Ⅰ)向滤液中加入过量KMnO4溶液,调节溶液的pH为3.2;
(Ⅱ)加热,产生大量棕色沉淀,静置,上层溶液呈紫红色:
(Ⅲ)加入MnSO4至紫红色消失,过滤。
①步骤Ⅰ的目的_________;调节溶液的pH为3.2的目的是__________。
②向Ⅱ的沉淀中加入浓HCl并加热,能说明沉淀中存在MnO2的现象是______,写出其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③Ⅲ中加入MnSO4的目的是__________。
(4)从多次循环使用后母液中可回收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题目】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预期实验现象及相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
a | b | 预期实验现象 | 结论 | |
A | 铜丝 | 浓硝酸 | 试管c中有大量红棕色气体 | 硝酸有强氧化性 |
B | 木条 | 18.4mol/L硫酸 | 木条变黑 | 浓硫酸有酸性及氧化性 |
C | 生铁 | NaCl溶液 | 导管处发生倒吸 | 生铁发生吸氧腐蚀 |
D | 铁丝 | 含少量HCl的H2O2溶液 | 试管c中有大量无色气体 | 该反应中铁作催化剂 |
A. A B. B C. C D. D
【题目】根据下列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 事实 | 结论 |
A | 甲、乙两种有机物具有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和不同的结构 | 甲和乙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 |
B | 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有机物完全燃烧时产生质量相同的水 | 甲、乙两种分子中,原子个数一定相同 |
C | 在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取出部分水解液,滴加银氨溶液后再加热,无银镜出现 | 淀粉的水解产物不具有还原性 |
D | 不存在两种邻二甲苯 | 苯分子中的碳碳键完全相同,苯不是单双键交替结构 |
A.AB.BC.CD.D
【题目】以CuSO4溶液和不同酸根离子形成的钠盐溶液作为实验对象,探究盐的性质和盐溶液间反应的多样性。
实验 | 试剂 | 现象 | |
滴管 | 试管 | ||
0.2molL-1 CuSO4溶液 | 0.2molL-1NaI溶液 | Ⅰ.产生白色沉淀和黄色溶液 | |
0.2molL-1Na2CO3溶液 | Ⅱ.产生绿色沉淀和无色无味气体 | ||
0.2molL-1Na2SO3溶液 | Ⅲ.产生棕黄色沉淀 |
(1)经检验,现象Ⅰ的白色沉淀为CuI,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
(2)经检验,现象Ⅱ中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绿色沉淀是碱式碳酸铜[xCuCO3yCu(OH)2zH2O]。现采用氢气还原法测定碱式碳酸铜组成,请回答如下问题:
①写出xCuCO3yCu(OH)2zH2O与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②实验装置用下列所有仪器连接而成,按氢气流方向的连接顺序是(填仪器接口字母编号):a→___→gf→___→___→___→l
(3)经检验,现象Ⅲ的棕黄色沉淀中不含SO42-,含有Cu+、Cu2+和SO32-。已知:Cu+Cu+Cu2+
①用稀硫酸证实沉淀中含有Cu+的实验现象是___。
②通过下列实验证实,沉淀中含有Cu2+和SO32-。
a.白色沉淀A是BaSO4,试剂Ⅰ是___。
b.证实沉淀中含有Cu2+和SO32-的理由是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