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 论 |
A | 向溶液X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Ba(NO3)2溶液 | 出现白色沉淀 | 溶液X中一定含有SO42- |
B | 等体积pH=3的HA和HB两种酸分别与足量的锌反应,排水法收集气体 | HA放出的氢气多且反应速率快 | HB酸性比HA强 |
C | 溴乙烷与NaOH溶液共热后,滴加AgNO3溶液 | 未出现淡黄色沉淀 | 溴乙烷未发生水解 |
D | 向1mL1%的NaOH溶液中加入2mL2%的CuSO4溶液,振荡后再加入0.5mL有机物Y,加热 | 未出现砖红色沉淀 | Y中不含有醛基 |
B
解析试题分析:A不能排除SO32-离子的干扰,错误;B中等体积等PH值,弱酸中在反应过程中氢离子浓度较大,反应速率快,正确;C溴乙烷与NaOH溶液共热后溶液呈碱性,会和硝酸银发生反应,正确操作方法加硝酸中和后,再滴加AgNO3溶液,错误;D向1mL1%的NaOH溶液中加入2mL2%的CuSO4溶液,由于NaOH溶液较少溶液呈酸性,必须是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呈碱性才能氧化酫基,错误;
考点:有机基本实验原理和弱电解质的电离情况
下列仪器不能加热的是
A.烧瓶 | B.烧杯 | C.蒸发皿 | D.容量瓶 |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滴定管洗净后,直接注入标准液进行滴定 |
B.某溶液先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含有SO42- |
C.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向容量瓶中加入适量的水,再缓缓注入事先量取的浓硫酸 |
D.某气体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为红色,则该气体为氨气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是
A.将AlCl3溶液蒸发结晶提取无水AlCl3 |
B.在温水瓶中加入Na2CO3溶液泡浸后加入盐酸能除去内壁CaSO4 |
C.用饱和的NaOH热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醇、乙酸 |
D.将Cl2、HCl混合气体通过盛有NaHCO3饱和溶液的洗气瓶除去HCl |
关于下列图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1 图2 图3 图4
A.图1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B.图2是原电池装置,Fe电极为负极 |
C.图3常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 |
D.图4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乙酸乙酯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翻失火,应该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
B.用电子天平称量化学药品时,必须先称小烧杯的质量,再称量加入试剂后的总质量,两者之差即为药品的质量。 |
C.制备摩尔盐的过程中,洗涤硫酸亚铁铵晶体时,应用少量酒精洗去晶体表面附着的水分 |
D.在适量氯化钴的乙醇溶液中,逐滴加入水至溶液恰好呈粉红色,加热该溶液,结果依次呈现紫色、蓝紫色、蓝色的变化 |
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到实验室学习。在实验桌上摆有如图所示仪器:
(1)指导教师要求同学们写出仪器的名称,某同学书写的答案如下表,请你找出其中的错误,将改正后的名称填写在下表中(若正确,则此空不需要填写)。
仪器编号 | a | b | c | d | e |
名称 | 试管 | 溶量瓶 | 集气瓶 | 碱式滴定管 | 普通漏斗 |
改正的名称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