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相关反应中产物物质的量的变化的是( )
(横、纵坐标单位:mol)
A.图1:n(HCl)=1mol,K2CO3逐步加入到HCl溶液中,在敞口容器中生成的气体 |
B.图2:n(NaOH)=1mol,CO2逐步通入到NaOH溶液中反应生成的盐 |
C.图3:n(O2)=1mol,高温下C和O2在密闭容器中的反应产物 |
D.图4:n(HNO3)=1mol,Fe和稀HNO3反应生成的氧化产物(还原产物为NO) |
C
解析试题分析:图1加入K2CO30.5mol时生成二氧化碳0.5mol,盐酸完全反应,再加K2CO3不再产生气体;故A错误;CO2逐步通入到NaOH溶液先生成Na2CO3,当加入CO20.5mol后开始生成NaHCO3,故B项错;C由0到1mol时生成CO2,再加入C,与CO2反应生成CO,故C项正确;开始时硝酸足量,与铁反应生成硝酸铁,硝酸完全反应后再加入铁生成硝酸亚铁,故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察物质的反应与图像的关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下表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不可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选项 | X | Y | Z | M |
A | Fe | FeCl2 | FeCl3 | Cl2 |
B | Mg | C | CO | CO2 |
C | NaOH | Na2CO3 | NaHCO3 | CO2 |
D | NH3 | NO | NO2 | O2 |
下列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及结论均正确且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实验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锥形瓶中有气体产生,烧杯中液体变混浊 | 非金属性:Cl>S>Si |
B | 左烧杯铝表面冒气泡,右烧杯铜表面冒气泡 | 活动性:Al>Fe>Cu |
C | 左烧杯气体颜色加深,右烧杯气体颜色变浅 | NO2转化为N2O4吸热 |
D | 白色固体先变为黄色,后变为黑色 | 溶解度:AgCl>AgI>Ag2S |
化学中常用图像直观地描述化学反应的进程或结果。下列图像描述错误的是( )
A.图①表示催化剂对可逆反应2X(g)+2Y(g)3Z(g)+W(s)的影响,乙使用催化剂 |
B.图②表示乙酸溶液中通人氨气至过量的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 |
C.图③表示在1 L 1 mol·L-1FeBr2溶液中通人C12时Br-的量的变化 |
D.图④表示一定浓度NaHCO3溶液中滴加盐酸,生成CO2与滴加盐酸物质的量的关系 |
HArF是第一个被发现的氩化合物,其分子的比例模型如图所示,在HArF中氟为-l价,氩为0价,其水溶液显强酸性,酸性与盐酸相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稀有气体在一定条件下也可发生化学反应 |
B.HAlF为极性分子 |
C.ArF-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
D.向HArF溶液中加入Na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 |
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不能实现如下图箭头所示方向转化的是
| 甲 | 乙 | 丙 |
A | NO | NO2 | HNO3 |
B | AlCl3 | Al(OH)3 | NaAlO2 |
C | S | H2S | SO2 |
D | Si | SiO2 | H2SiO3 |
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编号 | 实验内容 | 实验目的 |
A | 取两只试管,分别加入4 mL 0.01 mol/L KMnO4酸性溶液,然后向一只试管中加入0.1 mol/L H2C2O4溶液 2 mL,向另一只试管中加入0.1 mol/L H2C2O4溶液 4 mL,记录褪色时间 | 证明草酸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
B | 向含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C12固体,溶液红色变浅 | 证明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
C | 向1mL 0.2 mol/L NaOH溶液中滴入2滴0.1 mol/L Mg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再滴加2滴0.1 mol/L FeCl3溶液,又生成红褐色沉淀 | 证明在相同温度下,溶解度Mg(OH)2 >Fe(OH)3 |
D | 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O3与Na2CO3溶液的pH,后者较大 | 证明非金属性S>C |
下列有关元素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CO和SiO2都不能和水反应,所以它们都不是酸性氧化物 |
B.易溶于水的化合物溶于水的过程一定有化学键断裂的过程 |
C.Na2O2是离子化合物,但是含有共价键 |
D.向沸水中逐滴加入lmL 1 mol/L FeCl3溶液,制得红褐色Fe(OH)3胶体.则胶粒的数目是10一3NA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25 mL沸水中滴加5~6滴FeCl3饱和溶液立刻出现红褐色沉淀 |
B.Na、Mg、AL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增强 |
C.1-丙醇、2-丙醇的消去产物的核磁共振氢谱图不同 |
D.2.3 gNa与氧气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 m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