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的SO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O2+OH=HSO3
B.用食醋除去水瓶中的水垢:CO32+2CH3COOH=2CH3COO+CO2+H2O
C.已知电离平衡常数:H2CO3>HClO>HCO3 , 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2ClO+CO2+H2O=2HClO+CO32
D.用铜做电极电解CuSO4溶液:2Cu2++2H2O 2Cu+O2+4H+

【答案】A
【解析】解:A.等物质的量的SO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OH=HSO3 , 故A正确; B.用食醋除去水瓶中的水垢,碳酸钙不能拆开,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CH3COOH=Ca2++H2O+CO2↑+2CH3COO , 故B错误;
C.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由于次氯酸酸性大于碳酸氢根离子,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碳酸氢根离子,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lO+CO2+H2O=HClO+HCO3 , 故C错误;
D.用铜做电极电解CuSO4溶液,阳极铜失去电子生成铜离子,阴极硫酸铜溶液中的铜离子得到电子生成铜,阳极不是氢氧根离子放电,故D错误;
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下述实验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对比分析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由①中的红棕色气体,推断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

B. 红棕色气体不能表明②中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C. 由③推测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生产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

D. ③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处CO2,由此说明木炭一定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答案】D

【解析】A、①中有红棕色气体,说明产生了NO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说明必然有元素化合价升高,而该元素只能是氧元素,因此必然有氧气生成。所以可推断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选项A正确;B、硝酸受热能分解产生NO2,所以②中产生的红棕色气体不一定是木炭与浓硝酸反应产生的,还有可能是硝酸分解产生的,选项B正确;C、③中红棕色气体的来源一定是硝酸,而硝酸并没有与红热木炭直接接触,必然是硝酸挥发后发生的变化,能体现硝酸的挥发性。不管NO2是由于硝酸分解产生的,还是与红热木炭反应产生的,均为硝酸中氮元素降价后的产物(即还原产物),选项C正确;D、③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CO2,有可能是木炭被挥发出的浓硝酸氧化产生的,但因为试管是暴露在空气中的,也有可能是红热的木炭被空气中的氧气或者硝酸分解出的氧气氧化产生的,选项D不正确。答案选D。

点睛:本题突出考查了基于实验事实和基础知识技能的科学推理能力。本题的实验事实重点关注三个角度:1.实验现象—红棕色气体;2.实验条件:加热;3. 实验环境:有氧环境。

型】单选题
束】
15

【题目】Ⅰ已知34Se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S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

(2)Se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热稳定性:PH3>H2S>H2Se B.还原性:H2Se>HBr>HCl

C.离子半径:Se2->Cl->K+ D.酸性:HClO3>HBrO3>H2SeO3

Ⅱ在温度t1t2下,X2(g)H2反应生成HX的平衡常数如下表:

化学方程式

K(t1)

K(t2)

F2+H2===2HF

1.8×1036

1.9×1032

Cl2+H2===2HCl

9.7×1012

4.2×1011

Br2+H2===2HBr

5.6×107

9.3×106

I2+H2===2HI

43

34

(1)已知,HX的生成反应是放热反应,则温度t2__________t1(填“<”或“>”)。

(2)用电子式表示HX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

(3)共价键的极性随共用电子对偏移程度的增大而增强,HX共价键的极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

(4)X2都能与H2反应生成HX,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__________

(5)K的变化体现出X2化学性质的递变性,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__________,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6)仅依据K的变化,可以推断出:随着卤素原子核电荷数的增加,__________(选填字母)。

a.在相同条件下,平衡时X2的转化率逐渐降低 b.HX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c.X2H2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减弱 d.HX的还原性逐渐减弱

(7)不同卤素原子之间可形成卤素互化物,其性质与卤素单质相近。写出BrClSO2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