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向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KI溶液至过量,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CuI,蓝色溶液变为棕色。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通入过量的SO2气体,溶液变成无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入22.4 L SO2参加反应时,有2 NA个电子发生转移

B.通入SO2后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体现了SO2的漂白性

C.滴加KI溶液时,KI被氧化,CuI是氧化产物

D.上述实验条件下,物质的氧化性:Cu2+>I2>SO2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SO4+4KI=2K2SO4+2CuI↓+I2 A、发生反应SO2 + 2H2O + I2=H2SO4 + 2HI。但是22.4 L SO2的物质的量不一定是1mol,因此不能确定物质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的多少,错误;B.通入SO2后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体现了SO2的还原性, D.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的氧化性:强氧化剂制弱氧化剂,在这个反应方程中Cu2+化合价降低,CuSO4是氧化剂, I2还原剂KI失去电子产生的物质,是氧化产物所以 物质的氧化性:Cu2+>I2 ;在反应SO2 + 2H2O + I2=H2SO4 + 2HI,I2化合价降低是氧化剂,SO2 中的S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所以 物质的氧化性:I2>SO2综上所述 物质的氧化性:Cu2+>I2>SO2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一)在Fe(OH)3 胶体溶液中,逐滴加入HI稀溶液,会出现一系列变化。

(1)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随后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最后溶液颜色加深,原因是_________,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4)用稀盐酸代替HI稀溶液,能出现上述哪些相同的变化,现象为_________(填序号)。

(二)某班同学用如下实验探究Fe2+、Fe3+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取一定量氯化铁、氯化亚铁固体,均配制成0.1 mol·L-1的溶液。在FeCl2溶液中需加入少量铁屑,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甲组同学取2 mL FeCl2溶液,加入几滴氯水,再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Cl2可将Fe2+氧化。FeCl2溶液与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乙组同学认为甲组的实验不够严谨,该组同学在2 mL FeCl2溶液中先加入0.5 mL煤油,再于液面下依次加入几滴氯水和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煤油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4)丙组同学取10 mL 0.1 mol·L-1 KI溶液,加入6 mL 0.1 mol·L-1FeCl3溶液混合。分别取2 mL此溶液于2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①第一支试管中加入1 mL CCl4充分振荡、静置,CCl4层显紫色;

②第二支试管中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

实验①和②说明:在I过量的情况下,溶液中仍含有________(填离子符号),由此可以证明该氧化还原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