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科学家宣布发现了铝的“超级原子”结构——Al13和Al14。已知这类“超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40个时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l13、Al14互为同位素
B. Al14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Al14+2HCl==Al14Cl2+H2
C. Al14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42,与第IIIA族元素的性质相似
D. Al13和Al14都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容易失去电子生成阳离子
【答案】B
【解析】A.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Al13、Al14的中子数、质子数均不相同,不能互为同位素,A错误;B.Al14最外层电子数之和=14×3=42,由于这类“超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40个时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因此该微粒需要失去2个电子才能达到稳定结构,因此Al14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Al14+2HCl=Al14Cl2+H2↑,B正确;C.Al14最外层电子数之和=14×3=42,由于这类“超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40个时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因此该微粒需要失去2个电子才能达到稳定结构,这说明与第ⅡA族元素原子的性质相似,C错误;D.Al13最外层电子数之和=13×3=39,需要获得1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因此表现出氧化性,D错误,答案选B。
【题目】草酸和高锰酸钾能发生反应: 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
Ⅰ.某小组同学探究草酸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时,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
实验序号 | KMnO4酸性洛液 | H2C2O4溶液 | H2O | 褪色时间 | ||
V/mL | c/(mol/L) | V/mL | c/(mol/L) | V/mL | ||
① | 10.0 | 0.01 | 5.0 | 0.50 | V1 | t1 |
② | 10.0 | 0.01 | V2 | 0.50 | 2.0 | t2 |
③ | 10.0 | 0.01 | 10.0 | 0.50 | 0 | t3 |
(1)V1=___________; V2=___________。
(2)褪色时间t1、t2、t3由长到短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在探究浓度对速率的影响时,同学们发现溶液褪色先慢后快,即反应速率由小变大。大家对此“异常”现象展开了讨论,根据外界条件对速率的影响进行分析,猜想造成这种现象的最可能原因有两种,并为此设计实验进行探究验证。
猜想Ⅰ:此反应过程放热,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猜想Ⅱ:……。
(1)要完成对猜想Ⅰ的实验验证,至少还需要一种实验仪器是___________。
(2)猜想Ⅱ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设计实验验证猜想Ⅱ,进行该实验还要补充的一种试剂是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