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碘是人体不可缺乏的元素,为了防止碘缺乏,现在市场上流行一种加碘盐,就是在精盐中添加一定量的KIO3进去。某研究小组为了检测某加碘盐中是否含有碘,查阅了有关的资料,发现其检测原理是:KIO3+5KI+3H2SO43I2+3H2O+3K2SO4

1)先取少量的加碘盐加蒸馏水溶解,然后加入稀硫酸和KI溶液,最后加入一定量的CCl4,振荡,这时候,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学生在一次分液操作中发现上下层溶液都是无色液体,无法知道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哪一层是有机层,哪一层是水层,请你用简单的方法帮他鉴别出来,写出有关步骤及判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使用容量瓶前检验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洗涤

C.配制溶液时,若试样是液体,用量筒取样后用玻璃棒引流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D.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反复倒转多次,摇匀。

4)上面实验中用到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若配制05mol/L的硫酸溶液450mL,需用量筒量取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 mL,如果实验室有15mL20mL50mL量筒,应选用________ mL量筒最好。

5)下面操作造成所配稀硫酸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_____

A.溶解的时候溶液没有冷却到室温就转移

B.转移时没有洗涤烧杯、玻璃棒

C.向容量瓶加水定容时眼睛俯视液面

D.用量筒量取浓硫酸后洗涤量筒并把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

E.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答案】 溶液分成两层,上层无色,下层呈紫红色 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少量下层液体加入小试管,再往试管中加入少量水,若试管中液体分层,则证明下层是有机层;若不分层,则证明下层是水层 AD 13.6 15 ACD

【解析】(1)碘易溶于有机溶剂,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水中,加入四氯化碳萃取水中的碘,四氯化碳与水不互溶,溶液分成两层,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有机层在下层,碘溶于四氯化碳呈紫红色,上层几乎无色;(2)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少量下层液体加入小试管中,再往试管中加入少量水,若试管中液体分层,则证明下层是有机层;若不分层,则证明下层是水层;(3)A、配制最后需反复颠倒摇匀,故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它是否漏水,选项A正确;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液润洗,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大,选项B错误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液体,用量筒量取试样后直接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接近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到刻度线,容量瓶不能稀释溶液,选项C错误;D、盖好瓶盖,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多次,目的是摇匀溶液,选项D正确;答案选AD;(41.84g/cm3、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18.4mol/L实验室没有的容量瓶,配制0.5mol/L的硫酸溶液450mL,必须配制500mL 0.5mol/L 的稀硫酸,配制过程中硫酸的物质的量不变,则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 ≈0.0136L=13.6mL;需要使用15mL量筒量取13.6mL浓硫酸;5A.未冷却到室温就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并定容,溶液冷却后体积偏小,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选项A正确; B.转移时没有洗涤烧杯、玻璃棒,导致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选项B错误;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导致加入的蒸馏水体积偏小,配制的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高,选项C正确;D.洗涤量筒,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大,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选项D正确;E.又加蒸馏水至刻度线,配制的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小,选项E错误答案选AC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