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常温下,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判断正确的是
A. pH=12的溶液中,K+、Cl-、HCO3-、Na+可以大量共存
B. pH=0的溶液中,Na+、NO3-、SO32-、K+可以大量共存
C. 0.1 mol·L-1一元酸HA溶液的pH=3,NaA溶液中存在A-+H2OHA+OH-
D. 0.1 mol·L-1一元碱BOH溶液的pH=10,BOH溶液中存在BOHB++ OH-
【答案】CD
【解析】A.pH=12的溶液呈碱性,OH-、HCO3-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pH=0的溶液呈酸性,NO3-、SO32-、H+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在0.1mol/L一元酸HA溶液的pH=3,则HA为弱酸,NaA为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水解方程式为A-+H2OHA+OH-,故C正确;D.0.1mol/L一元碱BOH溶液的pH=10,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小于BOH浓度,则BOH为弱碱,则BOH溶液中存在BOHB++OH-,故D正确;故选CD。
【题目】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
选项 | ① | ② | ③ | 实验结论 | |
A | 稀硫酸 | Na2S | AgNO3与AgCl的浊液 | Ksp(AgCl)>Ksp(Ag2S) | |
B | 浓硫酸 | 蔗糖 | 溴水 |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氧化性 | |
C | 稀盐酸 | Na2SO3 | Ba(NO3)2溶液 | SO2与可溶性钡盐均可以生成白色沉淀 | |
D | 浓硝酸 | Na2CO3 | Na2SiO3溶液 | 酸性:硝酸>碳酸>硅酸 |
【题目】60年代美国化学家鲍林提出了一个经验规则:设含氧酸的化学式为HnROm,其中(m-n)为非羟基(-OH)氧原子数,鲍林认为含氧酸的强弱与非羟基氧原子数(m-n)的关系见下表
m-n | 0 | 1 | 2 | 3 |
含氧酸强度 | 弱酸 | 中强 | 强 | 很强 |
实例 | HClO | H3PO4 | HNO3 | HClO4 |
由此判断下列含氧酸酸性最强的是
A. H3AsO4B. H2CrO4C. HMnO4D. H2SeO4
【题目】某学生探究如下实验(A):
实验A | 条件 | 现象 |
加热 | i.加热后蓝色褪去 ii.冷却过程中,溶液恢复蓝色 ⅲ.一段时间后,蓝色重又褪去 |
(1)使淀粉变蓝的物质是____。
(2)分析现象i、ii认为:在酸性条件下,加热促进淀粉水解,冷却后平衡逆向移动。
设计实验如下,“现象a”证实该分析不合理:
“现象a”是____。
(3)再次分析:加热后单质碘发生了变化,实验如下:
I:取少量碘水,加热至褪色,用淀粉溶液检验挥发出的物质,变蓝。
Ⅱ:向褪色后的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冷却过程中一直未变蓝;加入稀H2SO4,瞬间变蓝。
对步骤Ⅱ中稀H2SO4的作用,结合离子方程式,提出一种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____。
(4)探究碘水褪色后溶液的成分:
实验1:测得溶液的pH≈5
实验2:取褪色后的溶液,完成如下实验:
①产生黄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
②Ag2O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③依据上述实验,推测滤液中含有的物质(或离子)可能是_________。
(5)结合化学反应速率解释实验A中现象i、现象iii蓝色褪去的原因: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