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NO以及燃料不完全燃烧所产生的CO.为了减轻大气污染,人们提出通过以下反应来处理汽车尾气:
2NO(g)+2CO(g)
2CO2(g)+N2(g)△H=a kJ?mol-1.
为了测定在某种催化剂作用下该反应的反应速率,t1℃下,在一等容的密闭容器中,某科研机构用气体传感器测得了不同时间的NO和CO的浓度如表1(CO2和N2的起始浓度为0).
表1
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条件下该反应能自发进行,则正反应必然是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前3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2)= ;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
(3)假设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改变下列条件,能提高NO转化率的是 .
A.选用更有效的催化剂 B.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
C.降低反应体系的温度 D.缩小容器的体积
(4)研究表明:在使用等质量催化剂时,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根据表2设计的实验测得混合气体中NO的浓度随时间t变化的趋势如图1所示:
则曲线Ⅰ、Ⅱ、Ⅲ对应的实验编号依次为 .
(5)已知:N2(g)+O2(g)=2NO(g)△H1=+180.5kJ?mol-1
2C(s)+O2(g)=2CO(g)△H2=-221.0kJ?mol-1
C(s)+O2(g)=CO2(g)△H3=-393.5kJ?mol-1
则处理汽车尾气反应中的a= .
(6)用活性炭还原法也可以处理氮氧化物,有关反应为:C(s)+2NO(g)?N2(g)+CO2(g)△H4.向某密闭容器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和NO,在t2℃下反应,
有关数据如表3.
平衡后升高温度,再次达到平衡测得容器中NO、N2、CO2的浓度之比为5:3:3,则△H4 O(填“>”、“=”或“<”).
2NO(g)+2CO(g)
催化剂 |
为了测定在某种催化剂作用下该反应的反应速率,t1℃下,在一等容的密闭容器中,某科研机构用气体传感器测得了不同时间的NO和CO的浓度如表1(CO2和N2的起始浓度为0).
表1
时间/s | 0 | 1 | 2 | 3 | 4 | 5 |
c(NO)/×10-4mol?L-1 | 10.0 | 4.50 | 2.50 | 1.50 | 1.00 | 1.00 |
c(CO)/×10-3mol?L-1 | 3.60 | 3.05 | 2.85 | 2.75 | 2.70 | 2.70 |
(1)在上述条件下该反应能自发进行,则正反应必然是
(2)前3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2)=
(3)假设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改变下列条件,能提高NO转化率的是
A.选用更有效的催化剂 B.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
C.降低反应体系的温度 D.缩小容器的体积
(4)研究表明:在使用等质量催化剂时,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根据表2设计的实验测得混合气体中NO的浓度随时间t变化的趋势如图1所示:
实验编号 | T/℃ | NO初始浓度/mol?L-1 | CO初始浓度/mol?L-1 |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m2?g-1 |
① | 350 | 1.20×10-2 | 5.80×10-2 | 124 |
② | 280 | 1.20×10-2 | 5.80×10-2 | 124 |
③ | 280 | 1.20×10-3 | 5.80×10-3 | 82 |
(5)已知:N2(g)+O2(g)=2NO(g)△H1=+180.5kJ?mol-1
2C(s)+O2(g)=2CO(g)△H2=-221.0kJ?mol-1
C(s)+O2(g)=CO2(g)△H3=-393.5kJ?mol-1
则处理汽车尾气反应中的a=
(6)用活性炭还原法也可以处理氮氧化物,有关反应为:C(s)+2NO(g)?N2(g)+CO2(g)△H4.向某密闭容器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和NO,在t2℃下反应,
有关数据如表3.
NO | N2 | CO | |
起始浓度mol.L-1 | 0.10 | 0 | 0 |
平衡浓度/mol.L-1 | 0.04 | 0.03 | 0.03 |
分析:(1)根据△G=△H-T?△S<0能自发进行判断;
(2)计算出NO的反应速率,根据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关系可计算v(N2),计算出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可计算平衡常数;
(3)能提高NO转化率,应使平衡向正向移动,结合温度、浓度等外界条件对平衡移动的影响解答;
(4)利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的因素来分析;
(5)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
(6)由浓度的比值关系可知,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2)计算出NO的反应速率,根据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关系可计算v(N2),计算出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可计算平衡常数;
(3)能提高NO转化率,应使平衡向正向移动,结合温度、浓度等外界条件对平衡移动的影响解答;
(4)利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的因素来分析;
(5)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
(6)由浓度的比值关系可知,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解答:解:(1)由反应能够自发进行,则△H-T△S<0,由方程式可知△S<0,则只有该反应的△H<0时,即该反应一定是放热才有可能自发进行,故答案为:放热;
(2)前3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2)=
v(N0)=
×
=1.42×10-4 mol?L-1?S-1,
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到4s时达到化学平衡,则
2NO+2CO
2CO2+N2,
开始1.00×10-3 3.60×10-3 0 0
转化9×10-4 9×10-4 9×10-4 4.50×10-4
平衡1.00×10-4 2.70×10-3 9×10-4 4.50×10-4
则 K=
=5000,
故答案为:1.42×10-4 mol?L-1?S-1;5000(mol?L-1 )-1;
(3)A.选用更有效的催化剂,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故A错误;
B.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因反应放热,则平衡逆向移动,转化率减小,故B错误;
C.降低反应体系的温度,平衡正向移动,转化率增大,故C正确;
D.缩小容器的体积,平衡正向移动,转化率增大,故D正确,
故答案为:CD;
(4)由于②、③温度相同,催化剂对平衡移动无影响,化学平衡不移动,达到相同的平衡状态,但②的起始浓度较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较大,则反应的速率大,所以②先达到化学平衡,则Ⅰ为③,Ⅱ为②的图象,而①的温度高,则反应速率最大且平衡向着逆向移动,即达到化学平衡时c(NO)增大,则①对应Ⅲ图象,
故答案为:③②①;
(5)已知:①N2(g)+O2(g)=2NO(g)△H1=+180.5kJ?mol-1
②2C(s)+O2(g)=2CO(g)△H2=-221.0kJ?mol-1
③C(s)+O2(g)=CO2(g)△H3=-393.5kJ?mol-1,
将③×2-①-②可得2NO(g)+2CO(g)
2CO2(g)+N2(g)△H=2×(-393.5kJ?mol-1)-(-221.0kJ?mol-1)-(+180.5kJ?mol-1)=-746.5kJ?mol-1,
故答案为:-746.5;
(6)由浓度的比值关系可知,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答案为:<.
(2)前3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2)=
1 |
2 |
1 |
2 |
10.0×10-4mol/L-1.50×10-4mol/L |
3s |
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到4s时达到化学平衡,则
2NO+2CO
| ||
开始1.00×10-3 3.60×10-3 0 0
转化9×10-4 9×10-4 9×10-4 4.50×10-4
平衡1.00×10-4 2.70×10-3 9×10-4 4.50×10-4
则 K=
(4.50×10-4)?(9×10-4)2 |
(1.00×10-4)?(2.7×10-3)2 |
故答案为:1.42×10-4 mol?L-1?S-1;5000(mol?L-1 )-1;
(3)A.选用更有效的催化剂,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故A错误;
B.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因反应放热,则平衡逆向移动,转化率减小,故B错误;
C.降低反应体系的温度,平衡正向移动,转化率增大,故C正确;
D.缩小容器的体积,平衡正向移动,转化率增大,故D正确,
故答案为:CD;
(4)由于②、③温度相同,催化剂对平衡移动无影响,化学平衡不移动,达到相同的平衡状态,但②的起始浓度较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较大,则反应的速率大,所以②先达到化学平衡,则Ⅰ为③,Ⅱ为②的图象,而①的温度高,则反应速率最大且平衡向着逆向移动,即达到化学平衡时c(NO)增大,则①对应Ⅲ图象,
故答案为:③②①;
(5)已知:①N2(g)+O2(g)=2NO(g)△H1=+180.5kJ?mol-1
②2C(s)+O2(g)=2CO(g)△H2=-221.0kJ?mol-1
③C(s)+O2(g)=CO2(g)△H3=-393.5kJ?mol-1,
将③×2-①-②可得2NO(g)+2CO(g)
催化剂 |
故答案为:-746.5;
(6)由浓度的比值关系可知,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盖斯定律的应用、平衡移动的影响以及相关计算,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的考查,为高考常见题型,难度较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