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3.(1)在层析法分离Fe3+和Cu2+的实验中,层析操作后,滤纸未经氨熏,可观察到滤纸表面有棕黄色(或黄色)和蓝色(或浅蓝色)的斑痕.(2)为使观察效果更明显,实验中采用氨熏显色.请写出Fe3+、Cu2+分别与足量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3NH3•H2O=Fe(OH)3↓+3NH4+、Cu2++4NH3•H2O=Cu(NH3)42++4H2O.
(3)显色反应结果是滤纸上方颜色呈红棕色,下方呈深蓝色(均在原点之上)说明Fe3+和Cu2+得到了分离.由此可以得出Fe3+和Cu2+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中的分配情况是Fe3+在流动相分配的多一些,随流动相移动的速率快一些,Cu2+在固定相中分配的多一些,随流动相移动的速度慢一些.
(4)实验中所使用的FeCl3饱和溶液通常会出现浑浊现象,解决的办法是在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
分析 (1)Fe3+为棕黄色(或黄色),Cu2+为蓝色(或浅蓝色);
(2)铁离子转化为沉淀,铜离子转化为络合离子;
(3)滤纸上方颜色呈红棕色,下方呈深蓝色,Fe3+在流动相分配的多且移动的快,Cu2+在固定相多且移动慢;
(4)FeCl3饱和溶液水解生成氢氧化铁,应加盐酸抑制.
解答 解:(1)Fe3+为棕黄色(或黄色),Cu2+为蓝色(或浅蓝色),则在层析法分离Fe3+和Cu2+的实验中,层析操作后,滤纸未经氨熏,可观察到滤纸表面有棕黄色(或黄色)和蓝色(或浅蓝色)的斑痕,故答案为:棕黄色(或黄色);蓝色(或浅蓝色);
(2)Fe3+、Cu2+分别与足量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Fe3++3NH3•H2O=Fe(OH)3↓+3NH4+、Cu2++4NH3•H2O=Cu(NH3)42++4H2O,
故答案为:Fe3++3NH3•H2O=Fe(OH)3↓+3NH4+;Cu2++4NH3•H2O=Cu(NH3)42++4H2O;
(3)滤纸上方颜色呈红棕色,下方呈深蓝色,可知Fe3+在流动相分配的多一些,随流动相移动的速率快一些,Cu2+在固定相中分配的多一些,随流动相移动的速度慢一些,故答案为:Fe3+在流动相分配的多一些,随流动相移动的速率快一些,Cu2+在固定相中分配的多一些,随流动相移动的速度慢一些;
(4)FeCl3饱和溶液水解生成氢氧化铁,应加盐酸抑制,即出现浑浊时解决的办法为在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故答案为:在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
点评 本题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性质差异及发生的化学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3.将一定量的氯气通入50mL 10.00mol/L的氢氧化钠浓溶液中,加热少许时间后溶液中形成NaCl、NaClO、NaClO3共存体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与NaOH反应的氯气一定为0.5 mol | |
B. | 反应后的溶液中n(Na+)﹕n(Cl-)可能为9﹕5 | |
C. | 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n mol,则0.20<n<0.30 | |
D. | n(NaCl):n(NaClO):n(NaClO3)可能为11﹕2﹕1 |
4.由于浓度不同而能发生不同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 Fe与H2SO4溶液 | B. | Fe与FeCl3溶液 | C. | Fe与HCl溶液 | D. | Fe与CuSO4 溶液 |
1.25℃,相应条件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 c(H+)=1×10-13 mol•L-1的溶液中:Na+、Mg2+、I-、SO42- | |
B. | 0.1mol•L-1的明矾溶液中:K+、NH4+、Cl-、HCO3- | |
C. | pH=1的溶液中:Na+、NH4+、MnO4-、S2O32- | |
D. | 无色透明的溶液中:Na+、Ba2+、Br-、NO3- |
5.按Si、P、S、Cl的顺序递减的是( )
A. | 单质的氧化性 | B. | 得电子能力 | C. | 氢化物的稳定性 | D. | 原子半径 |
13.Na2S2O3俗称大苏打(海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Na2SO3和硫粉在水溶液中加热反应,可以制得Na2S2O3.已知10℃和70℃时,Na2S2O3在100g水中的溶解度分别为60.0g和212g.常温下,从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是Na2S2O3•5H2O.现实验室欲制取Na2S2O3•5H2O晶体(Na2S2O3•5H2O的分子量为248)
步骤如下:
①称取12.6g Na2SO3于烧杯中,溶于80.0mL水.
②另取4.0g硫粉,用少许乙醇润湿后,加到上述溶液中.
③(如图所示,部分装置略去),水浴加热,微沸,反应约1小时后过滤.
④滤液在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后析出Na2S2O3•5H2O晶体.
⑤进行减压过滤并干燥.
(1)仪器B的名称是球形冷凝管.其作用是冷凝回流.加入的硫粉用乙醇润湿的目的是增加反应物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
(2)步骤④应采取的操作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3)滤液中除Na2S2O3和可能未反应完全的Na2SO3外,最可能存在的无机杂质是Na2SO4.如果滤液中该杂质的含量不很低,其检测的方法是:取出少许溶液,加稀盐酸至酸性,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或过滤除去S,再加BaCl2溶液,若出现浑浊则含Na2SO4,反之不含.
(4)为了测产品的纯度,称取7.40g 产品,配制成250mL溶液,用移液管移取25.00mL于锥形瓶中,滴加淀粉溶液作指示剂,再用浓度为0.0500mol/L 的碘水,用酸式(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来滴定(2S2O32-+I2=S4O62-+2I-),滴定结果如下:
则所得产品的纯度为103.2%,你认为影响纯度的主要原因是(不考虑操作引起误差)含有的Na2SO3也会和I2发生反应,从而影响纯度.
步骤如下:
①称取12.6g Na2SO3于烧杯中,溶于80.0mL水.
②另取4.0g硫粉,用少许乙醇润湿后,加到上述溶液中.
③(如图所示,部分装置略去),水浴加热,微沸,反应约1小时后过滤.
④滤液在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后析出Na2S2O3•5H2O晶体.
⑤进行减压过滤并干燥.
(1)仪器B的名称是球形冷凝管.其作用是冷凝回流.加入的硫粉用乙醇润湿的目的是增加反应物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
(2)步骤④应采取的操作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3)滤液中除Na2S2O3和可能未反应完全的Na2SO3外,最可能存在的无机杂质是Na2SO4.如果滤液中该杂质的含量不很低,其检测的方法是:取出少许溶液,加稀盐酸至酸性,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或过滤除去S,再加BaCl2溶液,若出现浑浊则含Na2SO4,反之不含.
(4)为了测产品的纯度,称取7.40g 产品,配制成250mL溶液,用移液管移取25.00mL于锥形瓶中,滴加淀粉溶液作指示剂,再用浓度为0.0500mol/L 的碘水,用酸式(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来滴定(2S2O32-+I2=S4O62-+2I-),滴定结果如下:
滴定次数 | 滴定前读数(mL) | 滴定滴定后读数(mL) |
第一次 | 0.30 | 31.12 |
第二次 | 0.36 | 31.56 |
第三次 | 1.10 | 31.88 |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强酸的水溶液中不存在OH- | |
B. | pH=0的溶液是酸性最强的溶液 | |
C. | 在温度不变时,水溶液中c(H+)和c(OH-)不能同时减小 | |
D. | 某温度下,纯水中c(H+)=2×10-7 mol•L-1,其呈酸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