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以下各装置连接成一整套装置,探究氯气与氨气之间的反应。其中D为纯净干燥的氯气与纯净干燥氨气反应的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连接好装置后,必需进行的一步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
(2)装置E的作用是___,橡胶管k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装置D的G处逸出的尾气中可能含有黄绿色的有毒气体,处理方法是_________。
(4)装置F中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5)接入D装置的两根导管左边较长、右边较短,目的是__________.
(6)整套装置从左向右的连接顺序是(j)接(___)(___)接(f)(g)接(___)(___)接(___)(___)接(a)。
【答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 使分液漏斗中的盐酸顺利流下 在G连接导管直接通入盛有烧碱的烧杯中 2NH4Cl+Ca(OH)2 CaCl2+2H2O+2NH3↑ 使密度大的氯气与密度小的氨气较快地均匀混合 d e b c h i
【解析】
(1)连接好装置后,需进行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2)D为纯净干燥的氯气与纯净干燥氨气反应的装置,所以反应前应先除杂、干燥,因此装置E的作用是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橡胶管k与分液漏斗的上口相连,达到平衡气压,使分液漏斗中的浓盐酸顺利流下;
(3)从装置D的G处逸出的尾气中可能含有黄绿色的有毒气体,该黄绿色气体为Cl2,氯气有毒,直接排放会污染空气,处理的方法是:在G连接导管直接通入盛有烧碱的烧杯中;
(4)装置A制取氯气,装置F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所以装置F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5)因为氯气密度较大,氨气密度较小,所以左边长导管应通入氨气,右边短导管通入氯气使二者较快地均匀混合;
(6)整套装置从左向右的连接顺序是(j)……,说明装置左边是制取氨气的装置,经过碱石灰干燥通入D的f口中;装置A中产生的氯气经过饱和食盐水除去HCl、再经浓硫酸干燥,最后通入D的g口中,所以装置的连接顺序是(j)接(d)(e)接(f)(g)接(b)(c)接(h)(i)接(a)。
【题目】燃煤的烟气中含有 SO2,为了治理雾霾天气,工厂采用多种方法实现烟气脱硫。
Ⅰ.(1)“湿式吸收法”利用吸收剂与 SO2 发生反应从而脱硫。下列试剂中适合用作该法吸收剂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石灰乳 b.CaCl2溶液
(2)某工厂利用含 SO2 的烟气处理含Cr2O72-的酸性废水,吸收塔中反应后的铬元素以Cr3+形式存在,具体流程如下:
①用 SO2 处理含铬废水时,利用了 SO2 的_____性。
②吸收塔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Ⅱ.石灰-石膏法和烧碱法是常用的烟气脱硫法。石灰-石膏法的吸收反应为Ca(OH)2+SO2= CaSO3↓+H2O。吸收产物亚硫酸钙由管道输送至氧化塔氧化,反应为2CaSO3+O2+4H2O =2CaSO4·2H2O。其流程如图:
烧碱法的吸收反应为2NaOH+SO2=Na2SO3+H2O。该法的特点是氢氧化钠碱性强、吸收快、效率高。其流程如图:
已知:
试剂 | Ca(OH)2 | NaOH |
价格(元/kg) | 0.36 | 2.9 |
吸收 SO2 的成本(元/mol) | 0.027 | 0.232 |
(3)石灰-石膏法和烧碱法相比,石灰-石膏法的优点是_______,缺点是_______。
(4)某学习小组在石灰-石膏法和烧碱法的基础上,设计一个改进的、能实现物料循环的烟气脱硫方案,流程图中的甲、乙、丙各是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题目】有关下列四个常用电化学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图Ⅰ 碱性锌锰电池 | 图Ⅱ 铅蓄电池 | 图Ⅲ 电解精炼铜 | 图Ⅳ 银锌纽扣电池 |
A. 图Ⅰ所示电池中,锌为负极,MnO2的作用是催化剂
B. 图II所示电池二氧化铅为正极,放电过程中硫酸浓度不变
C. 图III所示装置工作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Cu2+浓度始终不变
D. 图IV所示电池工作过程中,Ag2O是氧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