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0.在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A(g)+2B(g)?C(g)+D(g),最初加入1.0molA和2.2molB,在不同温度下,D的物质的量n(D)和时间t的关系如图1.

试回答下列问题:
(1)800℃时,0-5min内,以B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24mol/(L.min).
(2)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AC.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A)不变
C.2v(B)=v(D)    D.c(A)=c(C)
(3)若最初加入1.0molA和2.2molB,利用图中数据计算800℃时的平衡常数K=9,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4)700℃时,某时刻测得体系中各物质的量如下:n(A)=1.1mol,n(B)=2.6mol,n(C)=0.9mol,n(D)=0.9mol,则此时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或“处于平衡状态”).
(5)在催化剂作用下,CO可用于合成甲醇:CO(g)+2H2(g)?CH3OH(g).
若在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 CO和8mol H2,合成甲醇,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2所示:
①该反应的正反应属于放热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②在0.1MPa、100℃的条件下,该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内气体的物质的量为8mol.
?若在恒温恒容的条件下,向上述平衡体系中充入4mol CO,8mol H2,与原平衡状态相比,达到平衡时CO转化率增大(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平衡常数K不变(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分析 (1)800℃时0-5min内生成D为0.6mol,根据v=$\frac{△c}{△t}$计算v(D),再根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v(B);
(2).可逆反应到达平衡时,同种物质的正逆速率相等,各组分的浓度、含量保持不变,由此衍生的其它一些量不变,判断平衡的物理量应随反应进行发生变化,该物理量由变化到不再变化说明到达平衡;
(3)800℃平衡时生成D为0.6mol,则:
            A(g)+2B(g)?C(g)+D
起始量(mol):1    2.2     0     0
转化量(mol):0.6  1.2     0.6   0.6
平衡量(mol):0.4   1      0.6   0.6
再根据K=$\frac{c(C)×c(D)}{c(A)×{c}^{2}(B)}$计算平衡常数;
由图可知,升高温度D的物质的量增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
(4)700℃时,某时刻测得体系中各物质的量如下:n(A)=1.1mol,n(B)=2.6mol,n(C)=0.9mol,n(D)=0.9mol,等效为开始投入2molA、4.4molB到达的平衡,与原平衡时相比,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平衡时D的物质的量应大于原平衡的2倍;
(5)①由图可知,压强一定时,随温度升高CO的转化率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而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②在0.1MPa、100℃的条件下,平衡时CO转化率为0.5,转化的CO为4mol×0.5=2mol,根据差量法计算气体物质的量减少量,进而计算平衡时混合气体物质的量;
若在恒温恒容的条件下,等效为在原平衡的基础上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

解答 解:(1)800℃时0-5min内生成D为0.6mol,则v(D)=$\frac{\frac{0.6mol}{10L}}{5min}$=0.012mol/(L.min),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v(B)=2v(D)=0.024mol/(L.min),
故答案为:0.024mol/(L.min);
(2)A.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减小的可逆反应,随反应进行,容器内压强减小,当反应到达平衡状态时,容器中压强不变,所以能作为判断化学平衡的依据,故A正确;
B.反应到达平衡状态时,混合气体中c(A)不变,说明到达平衡,故B正确;
C.应是v(B)=2v(D)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2v(B)=v(D)时逆反应速率较快,平衡逆向进行,故C错误;
D.当c(A)=c(C)时,该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与反应物浓度及转化率有关,故D错误;
故选:AB;
(3)800℃平衡时生成D为0.6mol,则:
              A(g)+2B(g)?C(g)+D
起始量(mol):1      2.2     0     0
转化量(mol):0.6    1.2     0.6   0.6
平衡量(mol):0.4     1      0.6    0.6
由于容器体积为10L,故平衡常数K=$\frac{c(C)×c(D)}{c(A)×{c}^{2}(B)}$=$\frac{0.06×0.06}{0.04×0.{1}^{2}}$=9,
由图可知,升高温度D的物质的量增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故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故答案为:9;吸热;
(4)700℃时,某时刻测得体系中各物质的量如下:n(A)=1.1mol,n(B)=2.6mol,n(C)=0.9mol,n(D)=0.9mol,等效为开始投入2molA、4.4molB到达的平衡,与原平衡时相比,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平衡时D的物质的量应大于原平衡的2倍,即平衡时D应大于1.2mol,故反应向正反应进行,
故答案为:向正反应方向;
(5)①由图可知,压强一定时,随温度升高CO的转化率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而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故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故答案为:放热;
②在0.1MPa、100℃的条件下,平衡时CO转化率为0.5,转化的CO为4mol×0.5=2mol,则:
CO(g)+2H2(g)?CH3OH(g) 物质的量减小
1                              2
2mol                           4mol
故平衡时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为4mol+8mol-4mol=8mol;
在温度和容积不变的情况下,再向平衡体系中充入4 molCO,8 mol H2,等效为在原平衡的基础上增大一倍压强,平衡向正反应移动,CO的转化率增大;
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与浓度无关,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
故答案为:8;增大;不变.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计算与影响因素、化学平衡图象、反应速率计算、平衡常数计算等,注意三段式解题法在化学平衡计算中应用,(4)中注意利用等效平衡进行分析解答,避免浓度商与平衡常数比较判断的繁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8.工业上常用铁质容器盛装冷浓硫酸.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将一定量的铁钉与浓硫酸加热时,观察到铁钉完全溶解,并产生大量气体.实验室现有下列试剂:0.01mol/L 酸性KMnO4溶液、0.10mol/L KI溶液、新制氯水、淀粉溶液、蒸馏水.请你协助他们探究所得溶液和气体的成分.
【提出猜想】
Ⅰ.所得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可能含有Fe2+和Fe3+中的一种或两种;
Ⅱ.所得气体中肯定含有SO2气体.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预期现象结 论
验证猜想Ⅰ步骤①:取少量0.01mol/L 酸性KMnO4溶液,滴入所得溶液中溶液紫红色褪去含有Fe2+
步骤②:另取少量所得溶液,滴加KI溶液和淀粉溶液溶液变为蓝色含有Fe3+
验证猜想Ⅱ将所得气体通入如下装置甲中KMnO4溶液褪色,乙中KMnO4溶液颜色不变,试管中收集到气体含有两种或以上气体
【问题讨论】
(1)有同学提出:若另外选用KSCN溶液,则仅利用KSCN和新制氯水两种溶液即可完成猜想Ⅰ的所有探究,试问是否可行不正确(填:“正确”或“不正确”)并说明原因若溶液中含有Fe3+则无法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2+

(2)有同学提出:试管中气体可能是H2和Q气体,为此重新设计了实验装置如图1(图中夹持仪器省略).
①认为含有Q的理由是C+2H2SO4(浓硫酸)$\frac{\underline{\;\;△\;\;}}{\;}$CO2 ↑+2SO2↑+2H2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为确认Q的存在,则M中盛放的试剂为澄清的石灰水,并将装置M添加于C(选填序号).
a.A之前      b.A-B间       c.B-C间       d.C-D间
③装置图2中D、E、F组合的作用是确认是否有H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