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Z<M
B.X、N 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属于离子化合物
C.Y、R 两种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R
D.简单离子的半径:Z>M>X
【答案】C
【解析】
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故前7种元素处于第二周期,后7种元素处于第三周期,由原子序数可以知道X为O元素,Y为F元素,Z为Na元素,M为Al元素,N为Si元素,R为Cl元素。
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所以碱性强弱为:Z>M,A错误;
B.X、N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二氧化硅,二氧化硅是由原子组成,属于共价化合物,B错误;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和非金属性有关,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Y>R,Y、R 两种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R,C正确;
D.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所以简单离子的半径:M<Z<X,D错误;
故选C。
【题目】某小组探究清洗试管(内壁附着银镜)的反应原理,进行下列实验。
I.初步探究
(1)将稀硝酸加入附着银镜的试管中,记录现象如下:
实验Ⅰ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银镜上出现气泡,在液面下方为无色气体,在试管口附近......;试管内壁上的银逐渐溶解。 |
①补全反应中的实验现象___。
②实验Ⅰ中银镜消失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2)为消除实验Ⅰ中氮氧化物的污染,将双氧水溶液加入附着银镜的试管中。
实验Ⅱ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剧烈反应,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该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试管内壁上的银逐渐溶解。 |
①由现象推测H2O2将Ag氧化为Ag+,但通过实验排除了这种可能。该实验方案是:在反应后的液体中,加入___。
②查阅资料发现:该实验中银镜溶解后最终产物为颗粒很小(直径在1~100nm之间)的Ag,其分散在液体中,肉眼无法识别。该同学通过实验证实了这种可能性。他的操作及现象是:___。
③写出该实验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II.查阅资料,继续探究
查阅文献:Ag2O+4NH3H2O=2[Ag(NH3)2]++2OH-+3H2O
(3)探究Ag2O在H2O2分解反应中的作用,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Ⅲ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剧烈反应,产生大量的无色气体,同时在试管底部仍有少量黑色固体 |
根据实验Ⅲ的现象猜想:Ag2O在反应中作氧化剂。继续实验,在实验Ⅲ反应后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溶液x后,固体仍有剩余。由此验证了该猜想的正确。
①在实验中加入足量的溶液x是____。
②实验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题目】某温度下2L密闭容器中,3种气体起始状态和平衡状态时的物质的量(n)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X | Y | W | |
n(起始状态)/mol | 2 | 1 | 0 |
n(平衡状态)/mol | 1 | 0.5 | 1.5 |
A.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6.75
B.若升高温度,W的体积分数减小,则此反应△H>0
C.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是 K=
【题目】下表是几种常用燃料(1mol)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物质 | 炭粉(C) | 一氧化碳(CO) | 氢气(H2) | 甲烷(CH4) | 乙醇(C2H5OH) |
状态 | 固体 | 气体 | 气体 | 气体 | 液体 |
热量(kJ) | 392.8 | 282.6 | 285.8 | 890.3 | 1367 |
(1)从热量角度分析,目前最适合家庭使用的优质气体燃料是___。
(2)写出管道煤气中的一氧化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
(3)充分燃烧1mol表中各种燃料,排放出二氧化碳的量最多的是___。
(4)矿物燃料储量有限,而且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污染。根据能源多样化的发展战略,我国开发利用的绿色能源有氢能、___等。